網媒報導和社群分享與體育發展

刊出日期:2021/11/10|文字:盧鈺珊、徐愷均、林姵君|責任編輯:盧鈺珊
全文共3407字,閱讀大約需要7分鐘

2021年東京奧運開始之後,你是否曾在自己的社交平台上發表與奧運相關的訊息或關注運動選手?你有沒有注意到那時候有很多人在自己的社交網路上稱讚某位選手,或是為某場賽事加油?當時整個社交網路上充斥著與體育相關的資訊,網路媒體大肆報導奧運及體育相關內容,但,你知道你的關注和討論,可能促進臺灣體育發展嗎?

▲  關注和討論可能促進體育發展。(圖片來源/Pexels

曝光度與討論聲量是什麼?

2021年夏天,不論在網路媒體還是社群媒體上,運動選手與體育相關的報導內容和討論都增加了,由東京奧運帶起的體育熱潮,就和當時的天氣一樣,熱度高居不下,體育以及運動選手的曝光度和討論聲量達到高峰。這些曝光度和討論聲量分別代表什麼?這兩者對於體育的發展又會造成什麼影響?

曝光度簡單地說就是指訊息暴露在受眾視野中的頻率,討論聲量則是指網路上對某議題或訊息的討論程度。究竟奧運開始之後,網路報導及社群媒體上都在討論什麼樣的內容呢?

東奧在網路社群與媒體間的互動

▲  臉書「奧運、東京奧運、東奧」三大關鍵字討論度表格。(圖片來源/盧鈺珊製)

本次透過《Qsearch》追蹤奧運前後兩個月(2021年4月1日至2021年9月30日),有關「奧運、東京奧運與東奧」的 Facebook 網路聲量,分析綜合文章數量、貼文心情數、按讚數、留言數與分享數,可以發現「奧運」一詞為討論度與互動率最高的關鍵字,故以下圖表將以奧運為出發點做後續的分析。

▲  臉書「奧運、東京奧運、東奧」三大關鍵字頻率分布折線圖。(圖片來源/盧鈺珊製)

而以上的趨勢圖為奧運、東京奧運、東奧三大關鍵字在今年奧運前後兩個月於 Facebook 的貼文總數分析,其中,可以發現兩個高點,首先是2021年7月21日臺灣舉重選手郭婞淳摘下本屆奧運首面金牌,除了本人親自發文之外,還有總統與各大體育台、新聞台祝賀,總共有多達12678篇貼文;第二是2021年8月01日世界球后戴資穎摘下奧運羽球女單銀牌,為臺灣羽球女單史上的最佳成績,此外,體操選手李智凱與高爾夫球選手潘政琮也為台灣摘下該項目的首面獎牌,總共多達12325篇貼文。


另外,除了各大體育台、新聞台與政治人物之外,許多其他領域的社交媒體影響力人物與網紅也紛紛發布相關貼文,舉2021年7月21日為例,美籍韓裔的知名男歌手李玖哲,於郭婞淳得牌當下立即發布合照與一句話的貼文,便獲高達15,215.3的互動率,為當日互動率排名的第六名,與郭婞淳本人、總統與許多奧運選手並列。再舉2021年8月01日為例,知名網紅波特王 Potter King 僅發表短短七行的純文字貼文,獲得了13156.7的互動率;受封「國師」的唐綺陽同樣也發布簡短的圖文貼文,獲得了12731.7的互動率,以上兩者的貼文更列入當日前二十大互動率排名貼文,與柯文哲、愛爾達體育家族並列。在各種不同領域有影響力的人士紛紛在社群網路上發表體育相關內容貼文,更是因此提高了體育資訊的曝光。

▲  臉書「奧運」相關貼文關鍵字文字雲。(圖片來源/盧鈺珊製)

在2021年4月1日至2021年9月30日在臉書的關鍵字分析中,可以在文字雲中了解社群軟體在奧運前後兩個月不同的討論熱度。從中發現,除了奧運與東京奧運之外,金牌、獎牌、銀牌擁有第二高的討論程度,郭婞淳、戴資穎、楊勇緯、王齊麟與李洋等也有很高的佔比,彰顯我國對於得牌的欣喜與熱情。

▲  Ettoday一年內東奧相關文章分類。(圖片來源/徐愷均製)

最後,同樣用關鍵字「奧運、東京奧運、東奧」進行報導搜尋,並從媒體報導的分類數量進行分析。從上圖圖表中,以台灣最大流量網路媒體平台Ettoday為基準,分析出近一年內與關鍵字相關的文章在平台上的分類分布,除了體育的分類高達5791則之外,國際、政治、生活、影劇、財經以及時尚的分類總和也有將近2500則報導之多,可以略顯示出東京奧運對於運動之外的領域觸及廣泛。而在生活與影劇分類中的報導內容更是集中於選手的生活圈與其外型,這些奧運及選手相關的周邊信息產生了一定的流量,可以從中與社群網路的關注焦點產生一定的呼應。其中,體育與生活分類當中更是有多篇轉發YouTuber與東奧相關影片的報導文章,也能顯示出新世代網路自營者與媒體流量之間緊密的關係。

運動周邊信息的關注度提高固然對商業與運動界發展有益,但資訊膨脹的狀態下是否會產生任何副作用呢?

曝光與討論增加是好事?當心適得其反!

曾任奧運中華男足球隊總教練的國立陽明交通大學體育教授張生平認為,媒體報導、大眾關注討論確實會影響運動項目的發展。以足球為例,大約三十年前足球就已經是全世界最風行的運動,當年的臺灣足球因為沒有機會進世界盃足球賽比賽,因此當時媒體在世足開始前兩三個禮拜才開始關注相關消息,相對於國際媒體對足球項目的關注度較低,雖然近年來有所提升,但最近2022世足賽亞洲區32強的內賽相當競爭,其他亞洲國家的媒體早已開始關注,臺灣媒體至今仍還沒開始關注,相較之下對於足球發展可能就無法提供幫助。

此外,張生平表示,若要促進一個運動項目的發展,最適切有效的方法是有一個具代表性的明星球員,藉由媒體報導宣傳球員本身的運動表現或外型條件,先引起大眾對於明星球員的關注及討論,獲得企業贊助的訓練資源,進而提高訓練質量,以爭取在賽場上有更亮眼的表現。

然而,張生平也說,臺灣足球要培養明星球員並不容易,除了需要一定的機運外,因為足球是團體運動,要獲得個人身價或名氣相較於單人運動更加困難。

另外,明星球員必須擁有優良形象。如最近中華足球隊到泰國比賽時有相當多的負面新聞,球員賽前違紀飲酒,臨時撤換主力球員,總教練因此遭停權等爭議,且如今網路媒體興盛,接收事件的方式已經不再限於定時坐在電視機前守著新聞報導,透過網路媒體的報導,事件的發酵速度和傳播範圍更快、更廣泛,「所以靠媒體發展是好的,但對相關要求就需要嚴格,像這次事件就對臺灣足球發展造成了相當大的傷害。」張生平說。

如此看來,曝光度及討論聲量並非只要提高就能對體育發展有益,只有好的曝光與討論才能有效促進體育發展,否則只會適得其反。

▲  張生平接受採訪畫面。(圖片來源/盧鈺珊攝)

大眾關注 x 企業贊助 x 選手表現,環環相扣的循環關係

若要培養出優秀的運動選手,好的資源支持是必不可少的,而資源需要的是經費支撐,在臺灣,即便是國家代表隊的運動選手也無法獲得很好的待遇和資源,像美國的贊助商與經濟資源較多,所以即使沒有國家資源支持也能穩定發展,而臺灣的運動選手則無,除了仰賴贊助商或廣告收入之外,就只能依靠自己的金錢去支撐比賽生涯,因此企業的資助就顯得十分重要。

優質的曝光度及討論聲量提升,可以讓大眾對體育的關注度和討論度增加,進而引起企業的注意和資助,並提高政府對體育發展的重視。如此一來,選手們將有機會可以獲得更好的資源,人力資源如教練、物理治療師、營養師等,設備資源如訓練場地、裝備器材等,選手們有了優質資源,較可能在比賽中獲得佳績。 

這就像是一個環環相扣的循環過程,大眾關注、企業贊助、選手表現,這三個環節缺一不可,缺少了任何一環,循環就將中斷,而網路媒體報導(曝光度)與社群網路分享(討論聲量)就是用以連接這些環節之間的橋樑,將上一個環節的信號傳達至下一個環節。也就是說,大眾關注、企業贊助、選手表現這三者以媒體報導及社群分享作為途徑傳遞相互影響。所以,請不要吝嗇你對於體育的討論和關注,每一則討論、每一個關注,都將可能成為促進臺灣體育發展的助力!

▲  大眾關注、企業贊助、選手表現三者關係環環相扣、缺一不可。(圖片來源/林姵君製)

本分析報告使用《Qsearch》,針對指定議題進行文本分析

觀測期間:2021/04/01~2021/09/30
觀測來源:Facebook

© 2021 All rights Reserved

更多文章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