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員、業務、補教老師、駐唱歌手、糕點老闆,以上都是家誠至今的工作經歷,出社會將近十年,家誠的熱情好像一直燃燒著,「是天照吧」我暗想。與此同時,斜槓+受薪+給薪+青年+30多歲,我相信每個經歷都會留下點什麼,於是......叮!燈泡亮起,一股直覺告訴我,家誠身上絕對有我們想得到的答案。
在完成尷尬且必要的介紹後,我們撕下面具,嘿嘿,來談談學歷?
學歷🈹拒怨
碩士學士、公立私立,如雪片般飛來的履歷完美落在四個學歷象限裡,方方正正的矩陣硬是把無數的求職者強制分割,然後再一張一張變成碎紙機的盤中飧。學歷很直接地影響薪資,從行政院主計處的資料即可看出,大學畢業與研究所畢業的薪資確實存在差距,再更確切地說,學歷直接影響「起薪」,潛台詞就是 ── 這就是你的第一張門票。家誠分享自己的經歷,一般公司約莫在前3~5年會重視學歷,隨著年資越久,才會轉而往評估工作能力,但是光是在這3~5年間,學歷會很現實地為你關上幾扇門,同時再鎖上幾扇窗,當被問到學歷對工作的影響時,家誠的答案是:「非常肯定。」

買房、My God!
在內政部不動產資訊平台上公布著一份名為《房價負擔能力統計發布內容 》的檔案,以家誠現居的天龍國台北來說,台北市、新北市的房貸負擔率分別為63.11%與48.48%,而房貸負擔率以50%以上表示房價負擔能力過低,40%至50%代表負擔能力低,實在是「台北居大不易。」不過家誠表示這方面目前沒有太大的壓力,因為想到買房的20%頭期款就是負擔,不如拿去用在投資股票或者副業,因此更加篤定租房,加上近幾年租房經驗佳,更加不會有想買房的想法,但同時家誠也坦言,若是剛畢業的北漂青年,租房的壓力就已經足夠大了,根本不敢想買房置產。我回想起年幼時被教育過奢侈品與必需品的分別,現在看起來,房子是該算奢侈品還是必需品呢?我想在有負擔能力之前,房子的事還是交給薛丁格處理。


夢想現主時
糕點是家誠一直以來的夢想,在追夢這條路上,他一直有個很清楚的想法 ── 在有資本支撐的情況下盡量嘗試,所有非夢想的工作都是在累積經驗與資本,而在「向錢看齊」的同時,家誠也給自己設下期限,時間一到就是去追尋夢想的時候,他鼓勵所有夢想創業的年輕人,不妨先到公司磨練一番,待了解公司營運之後再行創業。
而家誠現在一邊擔任科技業業務,一邊利用下班時間經營型男糕點,同時是受薪階級與給薪階級的他在兩個社會角色中不斷尋找平衡,家誠告訴我們,現在社會已經不像從前,努力不一定能有回報,努力似乎只佔成功的百分之二十,但是轉念一想,如果連能自己掌控的20%都不努力了,怎能期望通過80%獲取成功呢?因此家誠以健康為代價,有時發起狠來,加班到10點後繼續到工作室與糕點鏖戰,以沙發為床、一天睡4個小時早已是家常便飯,受訪時家誠是這麼講的:「有時候加班加兩個小時,那我糕點就去多做兩小時,因為前一份工作多佔用我兩個小時了!」

結語 • 劫語
這場七八年級同為厭世代的對談中,家誠身為已經在社會叢林中打滾過的先鋒,厭世代面臨的低薪、高工時和房價問題對他來說不只是在象牙塔談論的研究議題,而是關係到柴米油鹽醬醋茶這些一絲一毫都需要斤斤計較的「俗物。」
對於還在「學校」這座保護傘下的學生而言,未來雖然迷惘,學歷和起薪的關聯放到現實面來看又是令人有些失望的,但家誠還是鼓勵著擁有不同天賦的學生在學校往自己的專長努力,並補足自己缺少的部分。
閉上眼試圖想像十年後在社會打滾的模樣,儘管映入眼簾的未來仍是一片模糊,但厭世代青年還是可以試圖抓緊那可以努力的百分之二十。即便未來努力變得越來越廉價、越來越重視起跑點,但還在奔馳著的青年,你的未來式由你做主,請咬緊牙關繼續在人生的馬拉松上,用力邁開下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