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群媒體興起,網路聲量成為了一股新興力量,除了幫助多元文化的發展,以扁平化地方式,傳遞更加豐富的聲音之外,也無可避免地招致一些擔憂甚至質疑。當網路輿論的重要性大幅上升,懂得控制甚至操弄網路聲量的有心人士便能從中獲利,甚至借力使力來攻擊、誹謗他人。這種隱憂無一例外地存在於每一個憑藉網路社群蓬勃發展的文化當中,#MeToo即是一個廣為人知的例子。
#MeToo是一個透過網路社群,提供性暴力受害者發聲管道,勇敢訴說自身遭遇,揭露社會真相的平權運動,期望透過一個hastage讓受害者彼此建立連結,互相鼓勵。
這股#MeToo風潮從西方開始,在社群媒體上快速發酵,最終在全球各地都出現#MeToo浪潮,成功揭露了許多掌權人士的罪行,甚至導致了部分勢力的垮台。最一開始,#MeToo聚焦於權力關係的不平等導致的性暴力,然而,由於這些受害者以女性為主,#MeToo的蓬勃也連帶推動各地的女權運動發展,甚至被視為女權運動的里程碑。
今年四月,強尼戴普與安柏赫德的婚姻官司在全球引發了熱議,也讓#MeToo運動再次被質疑和討論。網路論壇上,批評安柏赫德的聲音幾乎是一片倒,其中摻雜了不少戲謔性地嘲笑、批評女權的言論,像是蓄積已久的惡意找到了突破口,一瞬之間傾巢而出。當#MeToo被去脈絡化地劃分在女權運動,甚至被反對者嘲笑是「特權」運動,這種行為不但抹殺了#MeToo的良好初衷,也讓真正需要#MeToo聲量的受暴者更加有口難言。因此,我們期望透過探討#MeToo的起源、發展與影響,在還原脈絡的基礎之上,整合對於#MeToo的不同觀點和聲音,給予閱聽眾更加完整而不片面的資訊,再以此為基礎,自行決定要如何認知與評判#MeToo運動。
影片圖示來源:flaticon
Email animated icons created by Freepik - Flatic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