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常說「電影,是傳遞社會文化的主要管道。」透過故事的魔力,創作者們能宣揚心中的理念;透過影像敘事,社會的領導者們能和大眾宣達不同的價值。接下來的節目中,我們要來聊聊近年在影視圈吵得最兇的議題之一 ——「政治正確」。
政治正確又簡稱「政確」或「PC」,起源於1970年代的英國校園,學生們會先刻意做出歧視的行為舉止,再開玩笑地說:「這樣政不正確,同志。」演變到現代,政治正確泛指符合官方立場及社會主流價值觀,或是政府當局強行要求的思想與價值觀,亦稱為思想正確。當政治正確逐漸普及,帶來了一定的議題聲量和社會壓力,主打政確的勢力不斷挑戰社會既有的刻板印象,在擁抱多元的良好立意下,卻逐漸變成眾人的自我審查。而這股風氣也吹進影視圈,影片被迫下架、作品必須刪改的情況層出不窮,也因此,開始有質疑政治正確「矯枉過正」的聲音出現。
兩期節目分別邀請到陽明交通大學傳播科技系魏玓教授 與 第八屆金馬亞洲電影觀察團觀察員夏兆辰,兩位將會從不同的角度與脈絡,和我們一起談談電影中的政治正確。
♦魏玓教授個人簡介♦
陽明交大傳播與科技系教授,主要領域為視覺與文化敘事和傳播政治經濟學。在系上負責教授視覺影像美學與電影劇本創作,也為系上影像社團「LOHA Studio」指導老師。閒暇之餘也在Medium上從事文字評論。
EP1 魏玓教授:政確歷史面面觀
以政治正確的歷史變化與政確所代表的文化意涵,去解構政治正確在在電影圈中的演變。想知道黑豹、彗星撞地球等經典作品是如何跟政確扯上關係的嗎?那你一定不能錯過這期節目!
♦夏兆辰個人簡介♦
清華大學經濟系大三學生,也為清華大學數位媒體創作社成員之一。是個十足的電影愛好者,平時會在MUBI影音平台上撰寫個人影評,今年在第29屆女性影展擔任剪輯組實習生,也入圍第八屆金馬亞洲電影觀察團。
EP2 觀察員夏兆辰:政確與創作者
帶領聽眾重回電影的根本——故事與創作者。一個故事會出現政確元素必有他的理由,但到底是創作者刻意為之,還是商業市場與社會文化迫使的「業配」呢?在本期節目中,夏觀察員將替我們撥開這則疑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