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厭世」二字,已經成為了網路上熱門的新興詞彙,其象徵對生活感到厭煩和困倦的一種心態。放眼社會,現階段的大學生們便屬於不久後即將投入職場的年輕族群,內心難免會懸掛著對未知發展的忐忑和迷惘。你是否也面臨同樣的困境?甚至是被一些文字擊中心坎,並心有戚戚焉呢?
在這樣的社會氛圍下,仍有一群年輕人利用影片和音訊等傳播科技製作各種媒體內容,成為新興媒體、娛樂產業鏈的一環。他們在個人創作天地裡談論各式各樣的觀點、散播新知,渴望突破厭世代中低落的態勢,除了為螢幕前的社會大眾帶來娛樂之外,這些創作也對閱聽人及周遭社會產生了無形的影響。接下來,本專題要介紹厭世代YouTubers引發了哪些正面和負面的社會影響力,還有社會對於他們的評價為何。

YouTubers X 正面影響力
說到具有正面影響力的YouTuber,大家是否有聯想到「阿滴」2020年募資紐約時報廣告事件呢?當時,為了因應世界衛生組織秘書長譚德塞對於台灣的攻擊和曲解,社會中湧起了一片不滿聲浪,引發了創作者們集體提出捍衛宣言的共識。由於想要澄清台灣的國際立場,YouTuber「阿滴」便自告奮勇,聯手合作設計師「聶永真」,推行台灣向國際平台放話的廣告。因此,這項牽涉國際觀感的事件,便成為了台灣社會中一時沸騰、如火如荼的發燒話題,大大地促使民眾去討論此行為的正當性和效果,此新聞事件雖坐擁正反評價,但此議題也使更多人意識到台灣的國際地位問題。
除此之外,全世界所關心的「環保議題」也是當今十分流行的創作內容,舉年輕世代的YouTuber「金魚腦」為例,她邀請了24位知名的YouTube創作者們一同跨刀合作環保歌曲〈欠回收〉,歌詞「吃早餐/垃圾沒在分類/吃午餐/垃圾丟在路邊/吃晚餐/垃圾放我眼前/當我塑膠以為我看不見」指出社會中亂丟垃圾並缺乏分類的公德心議題,還有「說話為什麼不經過大腦/留言前為什麼不先想好/不能回收的傷裂開了困擾」更暗示了網路酸民不深思熟慮便輕言傷害創作者的現象。整首歌曲期望透過有趣的音樂創作來讓台灣民眾接收到「珍惜環境,垃圾不落地」的概念,進而使大眾深入理解永續環境的環保話題,珍惜地球資源。也多虧了「金魚腦」的這項熱血行動,MV累積近4萬多點閱人次,為環境議題帶來更多正面推廣與討論。
同樣地,其他關於兩性平等以及性教育的專業領域,則有編導俱佳的YouTuber「Una Who」以自製生動活潑的動畫來傳授正確性知識,希望打破社會既有的性別刻板印象和錯誤迷思。自從頻道成立以來,看過「Una Who」影片的數萬網友們皆紛紛給出良好及友善的評價,描述自己因為影片獲得了哪些寶貴的心得和錯誤概念的澄清,凸顯了兩性知識的傳遞帶給社會的美好影響力是廣泛且具多元性的。
YouTubers X 負面影響力
但創作者也不全然只有帶來正面影響而已,有些YouTubers帶給社會負面觀感。例如:網紅「小玉」的Deepfake換臉新聞及遊戲實況主「Toyz」的大麻事件來進行影響力的分析與探討,並根據媒體事件的發展和具有衝擊性的犯罪行為來研究。如:「小玉」違法調換台灣政治人物和其他男、女明星的臉至色情影音之中,對於受害人造成名譽上及精神上嚴重的傷害,不僅對當事人引發極大的身心靈創傷,還促使社會大眾對此事件的社會觀感極度不佳,為此,檢方已將「小玉」及其共犯「笑笑」羈押,接受司法的制裁,而YouTube官方也針對此換臉事件進行處置,關閉「小玉」個人的YouTube頻道。至於「Toyz」身為遊戲實況主知法犯法,販賣、吸食毒品同為明確犯罪事實,除了面臨司法的懲處之外,同時也讓自己招致許多負面評論。
問卷與留言的影響力分析
上述案例皆探討了創作者們對社會造成的影響,接著將以問卷的方式詢問閱聽人對這些事件的看法與好感程度,繼續分析創作者們帶來的影響力正負面效果及社會觀感。正面案例將舉「阿滴」為例,而負面代表例子則為「小玉」。首先,針對事件前後大眾對於「阿滴」個人的形象進行比較,數據顯示,事件發生前,「阿滴」的大眾形象有9.1%的人投給了5分(詳情請參照圖表ㄧ),事件發生後,對阿滴個人形象為5分的比例增加至18.2%(圖表四),而選擇中間程度的比例也從原本的45.5%降至27.3%,表示一定比例的閱聽人受了此事件的影響,進而改變了原本無感的態度;而單對此事件來說,認為其帶來的影響為正面的比例達81.2%(圖表二),超過半數認同其正面效應,對此事件作法的認同程度比例更高達90.9%(圖表三),可謂此事件確實對周遭社會造成影響,且為正面之影響居多,實為正面案例。
最後,文章將針對各新聞平台相關報導事件下方的留言欄進行留言分析,進而推論創作者們對其他閱聽人的正、負影響力。
以「阿滴」募資事件而言,「今日新聞NOWnews」、「三立新聞」、「台視新聞」這三家媒體頻道的留言中便擁有96.2%、92.9%以及77.2%的正面評價,還有3.8%、 7.1%與15.7%的負面評價。
至於「小玉」的換臉事件,分析共三家新聞平台,分別為「東森新聞」、「華視新聞」及「ETtoday新聞雲」,其中「東森新聞」平台中,留言中正面比例為4.8%,負面比例為93.5%,而「華視新聞」平台中,留言中正面比例為2.8%,負面比例為94.3%,至於「ETtoday新聞雲」平台中,留言中正面比例為1.9%,負面比例為92.3%。
由上述問卷數據及留言內容分析比例,可發現在現今的厭世代氛圍裡,創作者們的媒體產製內容確實無形影響著許多的閱聽人們,同時也對整體社會造成相當程度的討論性。身為閱聽人的我們,除了享受並接收著五花八門的精彩網路資訊之外,也要保持著清醒的頭腦和透澈的目光來審視創作者欲傳遞什麼樣的價值觀給社會大眾,運用自己獨立思考的能力來消化眼前的繽紛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