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肺炎疫情使人們的日常生活逐漸從實體轉向網路,線上生活成為常態,由於空間上的限制,戶外娛樂活動減少,越來越多人開始追尋虛擬實境(Virtual Reality,簡稱VR)、擴增實境(Augmented Reality,簡稱AR)帶來的娛樂感,除了帶動VR、AR相關產業的發展外,近期興起的元宇宙概念在各界也成為了討論熱點。

疫情推動下之虛擬實境產業
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肆虐,人們減少外出以避免不必要的接觸,為了在家也能從事娛樂活動,VR、AR成為許多人在娛樂方面的新選擇,也因此越來越多產業引進VR、AR以帶來新的商機,例如桃園機場打造的VR觀景台、美術館建立VR線上展覽、房仲業者推出VR線上看屋等。
VR/AR互動介面設計師古健樺表示,VR、AR產業前幾年熱度很高,但過一陣子後發現該產業市場沒有很大,很多虛擬實境公司因此倒閉。而新冠肺炎疫情爆發後,人們待在家中的時間更長,VR、AR能夠幫助大家在疫情之中有更多的想像及娛樂體驗,因此在疫情的推動之下,虛擬實境產業確實有逐漸在復甦。
平行宇宙概念興起
由於疫情驅使,虛擬實境產業出現一波新的浪潮,近期提出的元宇宙概念引發熱議。「元宇宙簡單解釋就是平行宇宙,每個宇宙間有很多不同入口,元宇宙就是把各個區域空間連結在一起成為一個宇宙,因為這個宇宙沒有在現實世界中發生,所以我們說它是平行的。」古健樺說道,其實現今的網際網路就屬於元宇宙的一種,人們可以在網路上交友、娛樂。而時下討論度極高的元宇宙則更為廣泛,使人們在虛擬世界中可以直接進行食、衣、住、行、育、樂等活動,有更為真實、流暢的體驗。
古健樺表示,推動元宇宙發展的另一個關鍵要素是區塊鏈及非同質化代幣(Non-Fungible Token,簡稱NFT)。去中心化的區塊鏈之中,所有資訊皆被串連,透過資訊共享保障訊息安全。NFT則是建立在區塊鏈技術上,為虛擬產物的所有權證明。假如整個虛擬世界是一個區塊鏈系統,NFT讓這個世界中的事物具備所有權,那麼此世界中的東西就會有價值,人們便開始進入虛擬世界爭取這些有價資源,進而發展出新的經濟、社會、文化體系。因此,元宇宙概念的出現主要歸因於區塊鏈及NFT技術,疫情則是促進虛擬實境產業成長,使人們發現該產業未來的可能性,間接加速了元宇宙的發展。
元宇宙弊端及技術上之限制
假如元宇宙蓬勃發展,人們是否會與真實世界逐漸脫節,甚至導致社會停擺?現今社會中出現許多文本題材,如影集《黑鏡》、《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中皆有提及科技發展之下可能產生的隱憂,不免讓人懷疑、擔心這項科技是否可能導致現實社會的衰退?對於這個議題,古健樺抱持不一樣的觀點,他認為假如元宇宙的生活機能可以和原本舊世界相同,那麼新的地方也是一個現實世界。只要透過虛擬空間,人們也能夠滿足對社會以及社交的義務與需求,就沒有跟現實世界脫節。 「如果大家都認為這個(虛擬)世界是真的,那其實那邊才是現實世界。」古健樺說道。
然而從科技層面來探討,現在的VR技術與廣大虛擬世界的建立依舊存在距離。古健樺認為「感官」是舊時代的一個符號,能不能將此帶到新的平行宇宙就是一種限制。「因為我們在這個舊世界生活太久,所以有味覺、嗅覺、觸覺,溫熱感、痛覺等等,那是我們習以為常的,所以如果要轉換到另外一個世界,必須是一個熟悉的環境,我們才能感到自在。」古健樺談到,雖然技術有慢慢跟上元宇宙的發展,但仍有些現實生活中的感官體驗無法被完美複製。
元宇宙未來可能性
元宇宙的熱度擴散下,許多科技巨頭紛紛表態角逐這片市場。在天下雜誌發布的《元宇宙為什麼重要?誰將擁有元宇宙?元宇宙價值多少?》¹文章中提出,元宇宙有潛力提升人類世界的經濟環境和競爭公平性,甚至還能改善多年來的環保問題,例如快時尚帶來的資源耗費和碳排放量。這有望彌補現實世界的缺點,建構新興經濟模式,去中心化的區塊鏈也使得元宇宙受到投資人青睞。元宇宙的價值已被真實世界認定,古健樺表示因為人們已經開始認知到元宇宙的意義與發展性,因此可以思考各個產業能不能跟元宇宙建立關係。疫情使民眾被迫關在家裡,人們因此開始尋找生命的出口,他認為元宇宙會繼續發展,未來技術發展成熟,會再創造出新一輪虛擬實境巔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