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1年專題

最近更新:2022/11/22

碎片化的時間,零散的注意力,以及缺乏耐心,導致公眾追求短平快的網絡信息,而媒體則生產出吸引眼球但又殘破不堪的內容。在生產者不自覺的框架下,他們忽略了驗證信息真偽的重要性。

在網路上,每個人都是虛擬的「你」,虛擬的「你」對你來說到底有何種意義,在現實生活中「擬」扮演著甚麼角色?

科技於人類和世界而言是一體兩面,它能夠滿載你我的、或社會上的各式信仰和現象到更遠的地方,讓既存文化重塑、讓新興文化發光。但與此同時,它亦迫使人類積極思考存在的意義及價值——在這個轉變之速、越來越多元的時代底下,你究竟想要如何生活?

「那一年我們望著星空,有那麼多的,燦爛的夢」,夢想的遙遠、現實的壓力,究竟該何去何從?或許斜槓是一條出路,雖然路途可能不會一帆風順,但希望所有懷抱夢想的青年,最終都能克服萬難,並如打麻將一般,努力之餘也獲得命運之神的眷顧,最終「槓上開花」。

透過「兩人之間」和「交友軟體的現象」兩個面向拆解交友軟體的遊戲規則,了解如何在網路定位自己,把網路交友的價值發揮到最大。


因著傳播科技與流通資訊,被稱為數位原住民的Z世代似乎正以截然不同、卻又意外相似的樣態下過生活──這當中的「生活美學」,或許不單只受個人喜好影響。廿一世紀,各種樣態的美學生活灑落光譜,構築了屬於我們世代的生活美學。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