嘿,眼睛看哪裡!我們的關注點,如何形塑運動文化?

刊出日期:2021/12/21|文字:林妤庭|責任編輯:張恩愷、李祈安
全文共3227字,閱讀大約需要8分鐘

「盤點十大最火辣運動員」、「鮮肉選手名單整理」、「打敗X國!國家代表為國爭光」、「輸掉金牌等於不愛國」……,這些常見新聞標題,也許都包含著你曾經點擊、瀏覽、分享過的運動報導。面對相關內容,你或許習以為常,或許感到不適,又或許被深深吸引,不過你是否曾進一步探究,為什麼媒體總是這樣報導?我們為什麼又這麼愛看呢?繼續閱讀,看我們的關注焦點,正如何影響臺灣運動文化的發展。

對於一般大眾來說,我們與體壇資訊的交集,經常是透過媒體的報導。運動轉播與報導能為媒體帶來發行量與廣告收入,而運動組織也仰賴媒體宣傳提升曝光度,增進門票、贊助商與轉播權利金收入,兩者形成互利共生的「運動 / 媒體複合體」,推動著體育發展。

獲益與否,則經常是商營媒體在報導時的重要考量。國立政治大學傳播學院新聞學系教授劉昌德長年關注媒體改革與運動賽事,他指出,媒體報導從過去傳統電視為主的時期,到現在網路為重的時代,注重的多是收視率跟點閱率,因此媒體一直在爭取所謂眼球的注意力,這是商營媒體不論在報導運動或其他領域時,普遍都需要遵守的商業邏輯。

國立政治大學傳播學院新聞學系教授劉昌德,研究領域包括批判傳播政治經濟學、傳播政策、媒體與運動等。(圖片來源 / 劉昌德提供)

抓人眼球的兩大利器:外貌與國族主義

媒體如何抓住閱聽人的注意力?劉昌德分析,其中一項經常能為報導加分的便是「外貌」,尤其運動領域與身體文化有關,身體本身就是被觀看的焦點。當運動員成績優異,外貌部分無論長相、身材等,又符合主流意識形態審美觀時,收視率與點閱率就有機會大幅提升。

以2021年補辦的2020東京奧運為例,當我們在搜尋欄上打「奧運 選手」,首頁跳出的報導中即包含著對男女運動員外貌的評價與追捧。(圖片來源 / 截自網路)

另一項能夠吸引廣泛大眾的收視保證,就是由國與國之間的大型賽事,帶出國族主義認同情緒。運動的競賽本質,以及要從不同的社群中產生代表的需求,某種意義上具體化了國家之間的競爭,進而凝聚我們的團結意識,相關的報導也就更易引發民眾共鳴。

2020東京奧運閉幕會上,各國掌旗官舉著國旗進場。(圖片來源 / Tokyo 2020 Instagram

熱潮過後,稍縱即逝的短暫注意力

體壇特殊事件、人物搭配媒體密集的焦點報導,使臺灣的各項運動經常在短時間內,聚集較多球迷與社會關注度,然而這種建立在運動周邊條件之上的關注,通常也止於短暫熱度。當亢奮的情緒淡去,運動員又回歸最日常的訓練期,看熱鬧的群眾便鳥獸散,部分運動項目或選手可能又回到乏人問津的狀態。

也許我們記住了2020東京奧運上,臺灣拿下2金、4銀、6銅,或者媒體報導中某些選手的俊美容貌、養眼身材,但臺灣曾有哪些選手參賽,以及這些選手分別代表哪些項目、後續又有什麼發展,在熱度逐漸消退的幾個月後,我們究竟還能在乎多少?

當運動賽事的焦點不再是運動本身

閱讀至此的你或許會想,不管怎麼樣,至少有過關注度啊!「先求有,再求好」,不行嗎?的確,讚美運動員外在之美、驚嘆國手在大型賽事上奪牌無數,本身都沒什麼大不了的,這有機會帶來一定熱度,也能吸引更多人的關心。但在過度強調的情況下,當討論風向總是偏離運動本身,形成了固定風氣,也可能對運動文化造成傷害。

劉昌德舉例,由國族主義發展出的贏球慾望,很容易使我們只注重勝負,而不關注過程與內容。棒球迷時常議論的「贏球才是國球」,以贏球與否來評斷運動項目的重要性,即是這種關注現象所衍生的課題——當國手打的不再是球,而是國家的光榮,只要輸球,就可能遭受嘲諷、攻擊甚至生命威脅,對職業生涯帶來負面影響,也模糊了運動精神最根本的價值。

在臺灣線上佈告欄PTT上,關於「贏球才是國球」的相關討論非常熱烈,從部分網民言論中可知,目前仍有許多人將贏球擺在第一位。(圖片來源 / 截自PPT

當我們只去審視運動員奪牌與否,運動員便很容易迷失在國家榮耀的追逐上,尤其不少年輕選手在國手階段只投入於運動跟競賽,從選手崗位退休後,可能就會遭遇個人生涯發展困境。」劉昌德說:「這是我們只用國家、民族來看球賽時的問題,也是臺灣對運動一次性消費的最大問題癥結點。」

置身於運動之外的我們

為什麼關注度容易跑偏?劉昌德認為,當「觀賞運動」與「實踐運動」嚴重脫鉤,運動對大眾來說,就變得類似追劇,只是在「看」而已,此時運動焦點特別容易被導向商業邏輯,而面臨被扭曲的隱憂。

「這對選手來說是不公平的,對於從事、觀賞運動的我們來說也不公平,因為運動應該是要去享受其中的過程。」劉昌德說:「運動本身不見得是要去服務一個更大的東西,運動本身或許就應該要是鼓勵。」我們投入運動的原因,不一定要是為了誰的容貌或榮耀,而是更單純的,為了「運動」本身。

於2020 東京奧運上獲得銀牌的世界球后戴資穎面對部分網友責怪,回應:「沒有什麼叫作看好奪金,這兩面牌都是突破!」、「我做了多少努力,發揮得怎樣,我比誰都清楚。」(圖片來源 / 翻攝自戴資穎Instagram

用同樣手法宣傳不同運動,結果會一樣嗎?

而要將任何一項運動項目帶入大眾視野,不只要靠改變報導、行銷策略,運動的發展狀況、球迷的知識程度,也會影響媒體宣傳或行銷活動的設計與成果。

劉昌德以臺灣籃球與足球為例提出,若想在轉播中以「邀請觀眾投三分球」進行宣傳,只要有較好的籃球球迷基礎支撐,活動安排就相對簡單;然而如果在本土足球轉播中「邀請觀眾完成18碼遠射」,明明設定的宣傳手法與三分球大賽類似,卻可能因為臺灣足球風氣相對不興盛,而達不到同樣的宣傳效果。

同時加入國立臺灣大學男子籃球校隊,並擔任政治學系足球系隊副隊長的吳奕賢也說,臺灣籃球較興盛,基本上每間學校都有籃球框,也能在各個公園看到打籃球的身影;反之,臺灣常被形容為「足球沙漠」,職業足球員基本都在海外,或是以同時上班兼踢球的方式持續事業,而一般民眾也較難掌握足球規則。

「所以P.LEAGUE+(臺灣男子職業籃球聯盟)能夠在2020年成立後掀起風潮,是因為我們對籃球有基礎認識,只要推波助瀾,就能喚起大家年少時對籃球的記憶。」吳奕賢說:「今天假設是足球,就算搭配大牌球星大肆宣傳,我也不認為觀眾買票入場比例會那麼高,因為我們不夠熟悉。」

P.LEAGUE+賽事現場座無虛席,球迷熱情支持喜愛的球隊。(圖片來源 / P.LEAGUE+ 臉書粉絲專頁

以上舉例,皆反映出了運動文化的重要性。媒體若想藉由「運動」本身來吸引注意力,也需要觀眾本身具備一定程度的sense,才有機會打中市場,點燃運動項目的熱度。

我們的關注,從哪裡開始出錯了?

想要熟悉運動,最簡單直白的方法就是「動起來」,但是當運動文化缺失,「動起來」也會成為挑戰,這點或許從我們都經歷過的求學階段,就可以看出端倪。

「美國的大學沒有體育必修,但是大家都搶著選修,很多臺灣學生卻是被必修規範,才選擇去上體育課。」吳奕賢講述自己在美國留學時的經歷:「在美國,每個人都會許多項運動,想運動時,很容易能呼朋引伴。但在臺灣,每個人熟悉的運動較少,這限制了運動的機會。」國立陽明交通大學資訊管理與財務金融學系系排成員姚怡均也表示:「我很重視運動,但是如果身旁朋友都沒有興趣,我的運動興致多少也會受影響。」

除此之外,兩位學生皆談到,從小到大體育課似乎都較不受重視,可能被拿來補數學、英文等傳統主科,又或者因為學生不在乎體育課,教導老師也變得隨意的現象,在惡性循環之下,體育在我們心中的存在感也愈發薄弱。

當同儕對運動的不重視擴及到更廣的範圍,就會成為全體國民對運動的不重視。姚怡均分享,從小接觸多項運動的她,曾有機會讓運動成為生涯規劃中的選擇,但是在臺灣,運動前景似乎令人迷惘;國立陽明交通大學排球體資生陳柏瑄亦坦言,同為運動員的家長雖然支持自己打球,卻不建議把運動當作未來工作,理由同樣是「沒有前途」。

「運動文化細胞」養成,靠全國上下循環推動

要讓更多人重視運動、愛上運動,需要不同要素配合,包含國家政策的轉變、教育制度調整、職業聯盟加入、傳播媒體宣傳、草根文化培養等的相輔相成

「與其去談運動文化養成是由上而下,還是由下而上,不如說這通常會是循環的。」劉昌德同以臺灣足球為例解釋:「臺灣從陳水扁執政時代就說要發展足球,但如果只有國家在喊,是沒有用的。反而是在全球化影響下,開始有更多移民、移工加入我們,公園裡出現踢足球的人群,更有人開始教臺灣小孩踢足球、帶球隊,再加上有像陳昌源這樣的外援選手加入,足球表現進步、關注度提升,此時就是能帶動運動文化的機會。」

現已退役的臺、法混血「足球貴公子」陳昌源(Xavier Chen,夏維耶),是比利時出生、受到當地足球青訓系統培養的臺灣僑胞,曾為中華臺北足球代表隊的一員,以亮眼表現深受臺灣球迷愛戴。(圖片來源 / Xavier Chen夏維耶 臉書粉絲專頁

雖然沒有一套明確公式,但是把「運動文化」作為基礎,再輔以傳播媒體的宣傳,確實更有機會帶動運動風氣。而在具備社區草根文化的前提下,龐大的社會力量如政府及商業機構也能如臨門一腳,將足球「踢」進大眾視線。

一般球迷,也能從「看熱鬧」走向「看門道」

當然,不是人人都具備運動天賦,更不是人人都能成為運動員,但是如果希望維護良好的運動文化,我們作為球迷,需要時刻記得:觀看本身就是一種文化活動。

「就像我喜歡聽音樂,但我不見得會玩樂器,此時對於什麼是好的音樂,自然要給予專業人士相當的尊重。」劉昌德說,「觀賞中,我們要清楚對自身角色與專業角色的認知,以及尊重運動場域本身的邏輯,而不是都以消費者最大、看球的球迷最大、支持的國民最大的心態來看球賽。」

當我們願意更用心關注並了解運動文化,學習欣賞運動本身的樂趣,以及享受從事運動所帶來的喜悅,而不僅僅依賴媒體媒體為求點擊率、收視率,或是國家為了建構國族,所給出的扭曲的觀看模式,臺灣運動文化將有望更上層樓。

© 2021 All rights Reserved

0

探索更多來自 喀報 的內容

立即訂閱即可持續閱讀,還能取得所有封存文章。

Continue re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