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更新: 2023/12/19

走進人滿為患的醫院,穿梭各樓層與廊道的病人與醫護,候診室內醒目的看診序號亮著,等待護理師叫號的時間總是漫長又緊張。拉開診間的門,填滿空間的不是醫生與病患間的問診與對話,而是醫生敲擊鍵盤的聲音。這樣的畫面,普遍出現在你我的就醫經驗中,繁瑣複雜的看診流程,讓候診等待時間增加,醫病之間的溝通與交流減少,往往可能造成訊息傳遞不完全,影響對疾病的預防與控制。

2023/11/01

拿起手機、透過前置鏡頭進行人臉辨識解鎖,是現代人每天都會使用到的數位影像分析功能,如美顏相機、修圖軟體和汽車自動駕駛系統,皆屬於數位影像分析的應用範疇。不過看似在各方面應用自如的分析技術,在醫療方面卻因為種種現實因素,仍有無法跨越的壁壘。

2023/11/07

你是否有過這樣的困擾呢?身體不適,想看醫生,但卻得先在網路上搜尋到底應該掛哪一科?而每次 Google 的結果都讓你越看越怕,怎麼任何症狀搜尋結果都說是癌症?或者你擔心看錯科醫生,導致診療拖延,無法獲得及早的治療?這樣的情況往往讓人擔憂,害怕造成無法挽回的後果。此外,網路上的健康資訊五花八門,互相矛盾不一,一般大眾難以分辨哪些是真實可靠的,哪些又是謬誤。

2023/11/15

近年,台灣邁向高齡化,醫療需求逐漸增加,但目前仍面臨醫療資源分佈不平均、城鄉差距及就醫可近性等問題,智慧醫療的興起為目前的困境帶來轉機,運用軟硬體設備、演算法、大數據智慧醫療提升健康照護,而生理數據訊號分析即為應用之一。

2023/12/06

在過去,智慧醫療總是強調於硬體設備,如何發展出最新、最先進的醫療設備幾乎是所有醫院的首要目標。然而新冠疫情的突襲給了醫界一記當頭棒喝,此時更為重要的是結合現有科技與設備。當大型流行性傳染病來襲時,如何應對大量湧入的病患,將傷亡人數降到最低的同時去拯救最多的病人,更要避免將傳染病散佈在醫護人員之間。

2023/12/13

你有在醫院受到AI的輔助治療過嗎?你知道你有可能也被AI歧視了嗎?AI為甚麼會歧視人?會不會讓我沒有受到該有的治療呢?我以後還能相信智慧醫療嗎?

本刊邀請到了成大醫學系的同學,用他上課及實習的經驗來跟我們分享年輕世代的相關科系學生對AI的歧視與偏見的看法。

2023/12/19

專欄記者

施語柔
施語柔
張宗澔
張宗澔
許安廷
許安廷
彭譯萱
彭譯萱
葉姸希
葉姸希
趙禹
趙禹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