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0年專題

最近更新:2021/11/02

今天的青年人所面臨的,是一個跨領域、多學科交叉的時代,面對琳瑯滿目的選項,青年將懷有怎樣的心情、做出怎樣的選擇?他們是否會打破傳統觀念的規訓,整合利用身邊資源,跨界開拓未知領域?

社群軟體填滿了新世代青少年的生活,也在潛移默化地影響著他們對自我認知的形塑。藉由容貌焦慮、粉絲文化等不同面向,本專題將思考在新媒體環境下,青少年如何找到對己身的認同、完成自我定位。

本專題關注年輕族群疫情中面臨的困境並尋求突圍之道,同時以紀實手法探索台灣新創產業潛能,找尋鮮少曝光的產業價值鏈,以溫暖的文字告訴讀者他們並非孤身一人,幫助他們重拾邁進的活力與精神。

疫情肆虐下,人們的足跡以數位形式被紀錄,成為舉國關注的議題,而傳播科技在其中扮演重要角色。本專題觀察科技與人們在日常生活中的連結,進而了解普通民眾對疫情下科技使用的真實看法。

轉型是主動求新求變的過程,其重要性在科技飛速發展的現代凸顯。本專題從貼近生活的APP及社群媒體切入,以實例探討社會議題與特定產業如何緊跟「轉型時代」浪潮,與傳播科技協作、共生、共進。

伴隨東京奧運的舉辦,電視、網路新聞、社交媒體上都有選手矯健的身影。但新聞媒體和臺灣體壇發展間的關係如何?體育新聞的媒體報導形式與網路社群的生態模式,會對受眾及選手本身造成什麼影響?

本專案希望透過青年觀點向大眾介紹「厭世代」青年對於傳播科技的應用,並研究他們在群眾中的影響力。不僅提供正值沈浮的青年善用傳播科技的典範,也向大眾揭示年輕族群對社會價值塑造的影響。

以往人們多只旁觀或欣賞設計,然而隨科技發展,設計領域與科技碰撞交會,促成更多元的設計。本專題從不同視角揭示設計與科技的結合,如何發揮影響力,推進臺灣社會議題與產業發展。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