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音喀】新型藝術,新的危機?藝術家和學者這麼看!(下篇)

【影音喀】新型藝術,新的危機?藝術家和學者這麼看!(下篇)

刊出日期:2023/12/19|影音:黃暘|責任編輯:陳暐菖

生成式AI為藝術創作者帶來了機會和挑戰。其中,關於生成式AI的作品是否可以稱之為真正的藝術至今仍眾說紛紜,它牽涉到對藝術的定義和價值觀的不同解讀。 本次團隊採訪了程式藝術家黃新、陽明交大教授彭松嶽,以兩種不同的角度切入談論生成式藝術的定位、爭議、發展可能,希望透過這次的計畫,能夠讓大眾更了解生成式藝術對於創作者之影響,以及創作者的應對方式。

【影音喀】新型藝術,新的危機?藝術家和學者這麼看!(下篇)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不遙遠的未來,AI與銀髮族相伴

刊出日期:2023/12/20|文字:王雅慶|責任編輯:趙禹
全文共2551字,閱讀大約需要6分鐘

時代不斷前進,科技也日新月異地推陳出新,2023年被稱為是「生成式AI元年」,據統計世界上已經有77%的企業正在運用AI技術。在這波潮流下,有一群人也是AI科技的發展重點目標,那就是「銀髮族」。各國為了銀髮族群的生活品質在盡一份心力,究竟新科技會與銀髮族產出什麼樣的火花,透過本刊的專訪,一起來看看一位年長者的想法吧。

時代不斷地在前進,科技也日新月異地在推陳出新。今年2023,被稱為是「生成式AI元年」,根據到今年七月的統計數據,全球已有約35%的公司正在使用AI技術,42%的公司正在探索AI未來的應用可能性,可見得AI技術的應用將會被廣泛運用。台灣即將來到超高齡化社會,因此在這場科技革命下,AI在銀髮族群內的應用也是一個備受注目的議題。

一位年長者的故事

為了此次的專欄,本刊很幸運能夠訪問到年齡68歲的蘇老師,目前已退休,但仍在原任教大學兼課,對AI的了解程度10分內只有3、4分,因為蘇老師較少接觸最新的科技,接觸、知曉AI的管道都來自於新聞報導及商業場所。實際走訪到蘇老師的家中,貌似只有蘇老師與他的太太在家,而蘇太太正在休息,因此沒參與訪談。一進門先被蘇老師家的前陽台驚豔到,他很自豪的說:「這些花草樹木是我每天早上認真澆水澆出來的,你回去的時候可以從庭院往上看,會很像熱帶雨林,很漂亮的,平常還很多小鳥。」出於好奇之下,筆者詢問了蘇老師平時的興趣愛好,他說他與蘇太太平時喜歡戶外運動,尤其是網球,夫妻兩每天下午都會去附近的公園打球,時間久了,他們也形成了自己的圈子,平時還會與蘇太太在國內小旅遊。蘇老師另一項喜好是釣魚,只不過在工作時因為太忙而抽不出時間,因此退休後才有充裕的時間能去海釣。

AI相伴Yes or No

進到客廳,環境乾淨明亮,但也看得出居住已久的歲月痕跡,筆者留意到牆上的小孩塗鴉以及鞋櫃上的全家福,老師有三位女兒,根據他的描述,大女兒已嫁人,目前為家庭主婦,二女兒也已結婚,目前夫婦倆在澳洲,小女兒目前正在外地讀書,因此家中只剩兩位。對此筆者問到:「老師這樣會感到孤單嗎?」蘇老師:「對親情來講,覺得有點孤單了,但是對生活的調適還是要去適應,要分擔這一方面的這個孤寂。」於是筆者問了若是有個AI會與你聊天、相處、陪伴您,您會願意與它互動嗎?蘇老師表示還是以真人互動為首選,但若有AI相伴,彌補人為不足之處,同時又有人協助,當然是最佳的選擇。提到真人互動就想到,若是需要被照顧,會傾向待在安養機構還是有AI在家輔助,蘇老師選擇待在安養機構,他說:「他比較喜歡有人情味的人際關係,AI雖然非常好,但是目前仍較難介入思想方面。安養中心可能會有一群志同道合的人,同好,可能會得到一個比較踏實的生活。」但當此狀況與「在家請看護加上AI輔助」相比,蘇老師選擇後者的原因是,第一,還是有真人在旁邊可以互動,第二,環境是舒適圈,會比較踏實,而AI則是用在人為不足的地方。

▲  相伴(圖片來源:Unsplash)

AI踏入銀髮族的生活

談論到銀髮族群,首先想到健康、照護方面的議題。根據蘇老師的描述,他年輕時曾經因為過度訓練,因而有後天的甲狀腺機能亢進,但藉著自體免疫及定期藥物治療,在很早期就痊癒了,他也換過人工關節,現在出去打球運動時需要帶著護膝保護膝蓋關節。但目前困擾他的是,因工作壓力大所產生的胃食道逆流,目前仍然在使用藥物以及保健食品,加上定期回診,除了這些,沒有其他身體方面的問題。蘇老師和我分享他為何能保持健康的原因,他每天都會去打球運動,也與筆者分享蘇太太也是靠著運動改善身體。但如此健康的蘇老師也認為平常就需要AI來監測、追蹤身體的狀況或是輔助照顧,蘇老師:「AI的功能非常強,若是能夠協助幫忙當然是最好的。現在也有很多智能手錶的功能可以檢測你的三高、身高、體重、血液、心跳、脈搏。」並且強烈的肯定若是AI可以為生活帶來便利、提升到更好的水準,就應該要接受,因為科技的發達就是為了提升生活品質,不跟著進步會與時代脫節。

▲  與AI共居(圖片來源:Freepik)

對於AI要進入到高齡族群的生活,成為日常生活中的一部份,蘇老師相信這會是一個未來趨勢,因為銀髮族群家中的年輕人們都在外工作,無法時時刻刻陪伴在身邊照顧,加上少子化問題,這部分的人力不足問題以後只會加重。但是當有AI介入一方面讓老年族群的生活品質更加安全有保障之外,也能夠減輕年輕族群的負擔,並且希望在他們這個群體當中加強對於危險的即時處理。

為了迎戰人口老化、照護人力缺乏議題,各國做了什麼?台灣為了因應即將在2025年迎來的超高齡化社會,工研院打造了「PECOLA樂齡陪伴機器人」,它運用「深度學習技術」調教PECOLA對於跌倒事件的偵測,主動撥打視訊電話,提升居家的安全。日本也是人口老化嚴重的國家之一,根據日本厚生勞動省估計,將需要約253萬的人力投身照護工作,為此政府積極投入開發,智慧型的居家照護機器人更是首要目標,因此在2015年照護機器人「Rober」誕生了。南韓則出現了利用AI分析圖像、人體姿勢來偵測長者是否有狀況發生,同時通報相關人員。

AI與銀髮族共居

AI在不遙遠的未來勢必會成為家中的一份子或是生活中的一個環節,在照顧高齡族群這方面上,可以減輕年輕人的負擔之外,有人工智能來監測長者的身體健康狀況以及補足人為漏掉的細節等居家照護的方面無疑來說是有巨大的好處。透過蘇老師的案例可得知,AI與銀髮族相伴這點,以蘇老師的角度來說,在這個年紀比較想要會是真人的陪伴、互動,而AI這部分主打的就是輔助功能。在上上期的專欄〈長者與孤獨之間,AI扮演的角色是什麼〉中提到人與人的交流相處是特別、溫暖、有情緒、有趣的,所以在「陪伴」這件事上,還不能完全的交給AI,思想也難以介入,這些都是AI尚未完全開發的能力。因此我們身為兒女、孫子的,請記得花點時間、耐心去陪陪家人,因為人與人之間的相處陪伴十分珍貴,別留下遺憾。

家人的陪伴(圖片來源:Pexels)

(封面圖片來源:Unsplash)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人工智慧會不會?AI世代的體會與機會

刊出日期:2023/12/19|文字:李芷萱|責任編輯:彭譯萱
全文共3404字,閱讀大約需要7分鐘

人工智慧會不會?隨人工智慧逐漸活躍於現代社會,AI科技的應用已成為時代潮流趨勢。然而,身處在這世代之中的人們對AI科技的看法卻大有不同,好奇、迷惘抑或是主動學習親近,究竟我們該以何種心態看待AI?又該如何接近並與AI共處? 本組喀報專欄取用不同媒材,邀約多名來賓分享知識經驗。由了解大眾對AI的印象與使用,到探討科技背後的弊端與倫理,帶來一系列AI使用、倫理與教育主題專欄。而本文將一步步回顧,並對主題做出統整,為與AI共存共榮的未來提出一幅展望藍圖。

AI科技,幫助人類的萬能工具?

  你聽說過AI嗎?相信身處於現代社會中的人們,或多或少都對近年來蓬勃發展的人工智慧略有耳聞。AI科技包羅萬象,從死板的工作到靈活的創作,不同AI各有所長,相較人類親手製作,似乎能利用更少的時間製造出不俗的成品。

  而這樣方便的工具自然同樣受到年輕學子們的追捧,其中最廣為人知的AI便是ChatGPT,「ChatGPT幫我收集資料、整理逐字稿」、「有了ChatGPT後我的人生更加幸福了」,回答問題、收集資訊、撰寫程式、文章編修……ChatGPT能提供人們的幫助五花八門,也難怪許多同學甚至教授都對這款AI聊天機器人抱持肯定的看法。

▲  知名聊天機器人ChatGPT。(圖片來源/logomyway

  國立陽明交通大學教務長陳永昇教授便提及他自身使用生成式AI的經驗,學術界撰寫論文時常聘請專業外文編修,幫忙確定文章架構、語法文法是否通暢無誤。然而,有次一位學生完成論文請專業編修編輯過後,仍對他的論文不甚滿意,便將文章丟給ChatGPT修改。令人驚訝的是,經ChatGPT編修的品質絲毫不亞於專業人員的水準,從此陳永昇教授也要求旗下學生使用ChatGPT輔助編輯論文。

  然而,儘管ChatGPT乃至於各個種類的AI非常方便省事,能幫助人類做到不少工作、解決許多問題,受訪者卻一致認同這項科技並不是全能無缺點的。街訪當中使用並讚揚ChatGPT實用性的同學,也認為AI有些時候的回答看來不太聰明、詢問後有機會得到錯誤答案,並且寫出來的作業充滿「AI感」,一看便曉得文章不是人親手寫作。對於教授來說,同樣會懷疑AI給予的答案的正確性,因此像統整論文這類事情仍是傾向親力親為。

AI真相,「人工」塑造的「智慧」

   AI技術看似神通廣大,能在短時間內達成具有一定水準的要求、回答人們的疑惑,彷彿一位精通各項事物「聰明有智慧」的教師。然而,資工系同學分享AI的運作原理為投餵大量數據給它,訓練AI不斷學習,最終能夠隨人類輸入的指令判斷應給出的結果。以圖像生成式AI為例,工程師會提供成千上萬張圖片供AI認知,進而讓它從這些影像雜訊中,學會掌握哪些特徵會構成何種物品?以及收到指令後該如何繪畫出指定的圖像?

  許多人經常使用的ChatGPT也是同理,它抓取網路上存在的無數資料,經過歸納統整後呈現在使用者面前。當使用者詢問ChatGPT事物的相關資訊時,相較於以往人工使用搜尋引擎找尋資料並自行篩選、理解的過程,詢問AI工具並得到回覆相當於節省了這個繁瑣的步驟,直接得到經過整理便於理解的「懶人包」。

▲  AI工具抓取網路上的資訊,替使用者節省搜尋並統整資料的步驟。(圖片來源/Pexels

  然而,AI所提供的資訊當真是可以全然信服的嗎?省略掉自行篩選判斷正確資訊的步驟,直接從AI處得到結果既省時又便利,但我們無從得知AI所採用的資訊從何而來、由誰所創造,其可信度又如何?而人工智慧的製作者同樣無法一一確保AI所得到的每項資訊皆正確無誤,使得這樣強大便利的工具無法完全掌控,反而有風險成為傳播假訊息的推手。

  AI的資訊來源、學習模仿的對象依舊是人類,以人的思想與積累為基礎,建構出對世間萬物的定義,進而利用這些資訊重新組合,成為更加符合人心預期的成品。因此,AI會成長為何種模樣,理所當然地與其被灌輸的資訊息息相關。AI有機會接收到錯誤的資訊,並在無意間誤導向它提問的使用者;相對地,AI也能夠被人為的惡意所掌控,吸收飽含偏見或帶有特定意識形態傾向的訊息,在潛移默化間,散播這些背後帶有目的性的思想。

AI倫理,秉持心中的一把尺

  不論是AI工具受錯誤資訊干擾影響到結果的正確性、因人的偏見而產生資訊偏差,又或者是其背後可能藏有的人為意圖,以目前時代的AI發展進程都仍難以避免,也暫時無法改善。然而,唯一不會改變的是,人工智慧作為以人為本的科技產物,除了要學習技術與應用之外,擁有獨立思考的能力更為重要,學會如何明辨是非,進而使用AI解決問題。

  身處AI在社會中高速發展的時代,我們該具備何種AI倫理來面對挑戰呢?或許,由於科技始終來自於人性,本專欄一系列的受訪者收到此提問後,竟不約而同地提出概念相似的回答。那便是堅守內心中不論在學術領域、日常應用更甚至是做人處事各方面的事物,本身便該擁有衡量道德的一把尺。培養AI識讀的能力與媒體識讀相同,接收到外界資訊後絕不盲信,反而需時刻抱持懷疑態度,信任之前先就自己原有的知識,對AI提供訊息的可信度做出初步判斷,再主動求證保持對資訊的敏感與謹慎。

▲  看待AI科技心中要有一把衡量道德的尺。(圖片來源/Pexels

  陳永昇教授分享大學師生在AI科技相關的座談會上,對於學術上AI使用應具備的倫理觀點:就像「抄襲」他人本身便是不可取的行為,套用到AI工具上也是如此。將ChatGPT自動生成文章直接當成作業繳交,仍是一種盜竊他人的著作的行為,只是由自己親手抄襲,改為請ChatGPT幫忙將別人的創作拼拼湊湊占為己有;相對地,參考優秀的作品並學習其優點,本是正常且被允許的行為,若是對像更換為參考ChatGPT寫出的文章,也同樣在合理使用的範圍之內。AI是個幫助人類更有效率完成事務的便利工具,什麼事可以做、什麼不可以,與過去沒有太大差異,對此大眾心裡也應當有個底。

  順應社會的潮流,人們若能主動接近並了解AI,包括它的運作原理,以及其背後掌控這項科技的勢力,善加學習使用這樣的工具,絕不盲目跟從濫用,相信能夠漸漸摸索出人與AI最適當互動模式,共同開展人工智慧與人類社會共存共榮的一頁。

AI未來,與人類共同展望的藍圖

  AI科技是隨時代不斷前進進步的一波浪潮,現今已達成許多令人驚艷、過去所無法想像的壯舉,像是使用AI繪圖、寫作、譜曲等等,能夠創造出傳統印象中需靈活思考與創意才能夠完成的「創作」。當然,了解其背後運作原理後能明白,人工智慧是透過大量觀看並模仿人類作品作為訓練,由細節漸漸歸類出一般創作運行的規則,其本質仍是建構在人類的基礎之上,是模仿人類行為的一種較為複雜的展現方式。

  國立陽明交通大學傳播與科技學系的戴瑜慧副教授對未來AI科技在大學教育現場的應用也有所暢想,認為有機會發展出對學生來說適才、個人化的作業,利用AI科技觀察每位學生的上課狀況與需求,並為個人量身訂做一套適合的課程。而資工系學生也提及,資訊領域作為人工智慧的開發者,最終嘗試的終極目標為製造出能做任何事、回答一切疑問的大AI,為人類生活大小事提供各方面的協助。

  這些對未來AI技術的想像與期許十分有趣,也是對此抱持樂觀開放態度的寫照。在AI科技已成為趨勢的現今,思考人類該如何與人工智慧和諧相處、共存共榮也成為一項重要議題,也是本專欄的一系列內容所關注並期望探討的一大核心主旨。一步步了解與理解AI,確立我們在與AI共處時應抱持的態度與倫理,以此教育學子並督促己身,最後繪出與AI共創未來的藍圖。

  人工智慧始終奠定於以人為本的基礎之上,並同時具有無限的發展可能性,其蓬勃地發展,在未來或許將為人類提供更多幫助,使生活更加便利並打破許多「不可能」。我們認為無須對此感到惶恐,以樂觀同時謹慎的心情看待,在積極理解這項工具究竟是何物後,因未知而產生的誤會與恐懼自然會消失,由此可見,開放學習的態度仍是重要的。

  了解科技背後的脈絡後,進而去思考如何將AI科技應用的更好?目前的人工智慧仍有許多不足之處,這些疑慮又該以何種方式彌補?在自己的專業領域中,可以怎麼結合AI工具提升工作效率?最終,回到人本身,讓人類社會往良好的方向發展。

  希冀大眾能保有開放的心與衡量道德的尺,勇於學習探索新知,一同暢想未來,迎接AI科技所帶來更美好便利的生活。

▲  人與AI攜手締造共存共榮的未來。(圖片來源/Pexels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會喀室】 AI也會歧視人?—帶你了解演算法的小心思!

刊出日期:2023/12/19|主持人:張宗澔|責任編輯:陳暐菖

節目介紹

你有在醫院受到AI的輔助治療過嗎?你知道你有可能也被AI歧視了嗎?AI為甚麼會歧視人?會不會讓我沒有受到該有的治療呢?我以後還能相信智慧醫療嗎?

本刊邀請到了成大醫學系的同學,用他上課及實習的經驗來跟我們分享年輕世代的相關科系學生對AI的歧視與偏見的看法。

▲ 病痛剋星 探索AI醫療|【會喀室】 AI也會歧視人?—帶你了解演算法的小心思!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會喀室】都是AI惹的禍?使用AI還要會什麼咒語?|從資工系學生的觀點看AI

刊出日期:2023/12/12|影音:陳威誠、陳暐菖|責任編輯:宇耘臻

什麼?你用ChatGPT只拿來寫心得?相信你一定更想理解人工智慧的科技原理以及玩壞他的各種方式(?本集的會喀室邀請了一位匿名的陽明交大資訊工程系同學 ,將與我們一同深入討論AI技術,以及現代人所需具備的AI使用技巧與教育素養,從專業的資工觀點,了解如何運用AI為未來的學習和生活注入更多智慧。準備好迎接這場知識的探索之旅吧!

【會喀室】都是AI惹的禍?使用AI還要會什麼咒語?

歡迎光臨會喀室

01:30
使用AI的經驗
02:22
資工系學生及教授對AI的看法與態度
06:32
生成式AI運作的原理
08:22
一般人在使用AI工具時可以注意什麼
12:10
問題不在AI?最後還是要自己有一把尺!
12:34
資工系同學聊聊AI的使用小帖步
20:26
現在AI的缺陷
21:18
AI的願景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手機育兒,誰要負責?失控的兒童演算法手機育兒,誰要負責?

刊出日期:2023/12/12|文字:王品淳|責任編輯:翁敏軒
全文共3528字,閱讀大約需要7分鐘

在大眾運輸上、三五好友聚餐的場景中,可以見到兒童全神貫注得觀看手機上的影片,在雙薪家庭、缺乏玩伴的年代,遇到小孩坐不住、需要陪伴的情況,家長就會拿出手機、平板來哄小孩,打開 YouTube 讓小孩挑選有趣的影片以轉移注意力。這個立即見效的育兒招式,對家長來說最簡單省力。

兒福聯盟 2022 年的調查[1]中顯示有過半數的家長 (52.6%) 無法在育兒和自我修復間取得良好平衡,家長往往都要在小孩按下播放鍵後才能稍有喘息空間,專心於手頭上的任務。該份調查追蹤三到六歲兒童玩 3C 產品的情形,令人驚訝的是兒童使用的比例從 2020 年的 6.5% 上升至19%,增加三倍以上。

而高品質親子關係和教養環境,需要建立在父母獲得足夠休息與正面情緒下。手機育兒氾濫的原因為何?本篇報導透過第一手訪談資訊,直搗最真實的育兒困境。

歡迎光臨數位育兒時代

為了能深入了解家長對於孩童使用手機觀看 YouTube 影片的實際情況,本篇報導訪問了三位現育有 2-12 歲兒童的家長,詢問家長對其兒童觀看 YouTube 影片的了解程度。

除了科技產品普及率升高,現代家庭生活型態也助長手機育兒的現象。雙薪家庭的家長下班後,需要大量的休息時間回復精神,讓休息獨處與陪伴孩童經常成為兩難的局面。

手機育兒能止一時之止血,卻埋下長期的隱憂。青少年使用社群媒體所帶來的負面影響可能會外顯在言語、互動模式或情緒上。但相對年齡更低的孩子,未具備過濾訊息與判讀的能力,正面受到不當資訊的衝擊,傷害極大且父母難察覺異狀。



一人一機 全家成癮

「有時候在做家事、忙工作,他(小孩)自己一個人也很無聊,我沒有辦法抽身,他自己會拿著手機找我解鎖,我也就沒有多管。」

受訪家長 B 表示自己也相當重視小孩接觸 3C 的問題,會關注親子天下或追蹤相關 Facebook 專頁閱讀教養相關的專題,不過文章提供的處理情形都很理想,但實際育兒上總有無法避免的情況。

▲  (沉迷於手機導致親子疏離/圖片來源:shutterstock

深入了解後發現,三位家長一天也花不少時間在手機上,生活中塊狀時間幾乎都被看新聞、股票、瀏覽社群媒體及看影片放鬆佔據。受訪家長 A 在下班後有長時間跟直播的習慣,而正值好奇心與模仿行為旺盛的孩童,會將重要他人的行為視為學習的標竿。此時父母自己陷入手機成癮之中,間接的加劇孩童對於手機的依賴程度。

受訪家長 C 也坦承有時候自己太專注在手機的影片,忘記監督小孩用手機的時間,沒有特別注意小孩觀看的內容,頂多就是知道他在看卡通或是用手機打遊戲。受訪家長 A 家中常見全部人都在客廳,但人手一台手機、平板各看各的情景。不過還是會和小孩約定好每日可以看手機的時長。

陪伴不夠 手機來救

受訪家長 A 回憶起自己的童年,大家通常都會有跟自己年齡相仿的手足,街坊鄰居間都很熟悉,生活在同一條街的孩子都會彼此陪伴,但現在大樓林立、生活步調快速,社區間已經難回復過往的親密程度。

「像弟弟就很常會問說為什麼只有姊姊可以有手機!」

缺乏玩伴讓現代小孩的童年充滿螢幕與藍光,受訪家長 C 育有一對姊弟,姊姊就讀高中,弟弟才正在讀小四。年齡差距導致沒有共同話題或興趣,很難玩在一起。姊姊也常沉迷於在手機上,弟弟看到姊姊都有自己的手機可以用,難免感到不公平,吵著想要手機。

被螢幕侷限的繽紛童年

使用者一旦長時間使用、高度黏著平台,這些平台就能夠更全面地收集使用者的資料,透過演算法分析使用者的行為、品味和偏好,推薦系統便能更加精準地為使用者呈現符合其口味的內容,讓孩童一部接著一部,掉入影片的無限循環中。

「以前很愛逛街,去到哪裡都要跟著,也會主動說想出門打打球,現在只要有一台手機他就可以自己坐在沙發一整天。」

受訪家長 A 無奈地表示孩童沉迷於看 YouTube 影片,這種壞習慣變相縮減可發展其他休閒興趣的契機語時間。這看似方便的推薦背後隱藏著一個平台方精心策畫的陷阱,刻意讓使用者無法從社群、影音平台中抽身。

觀看時間要短 內容更要好

家長們都表示會跟小孩約法三章可以手機的特定時段和時長,擔心小孩太早近視,或是變得太宅都沒有運動,可見家長在生理健康上的重視。受訪家長都普遍有共識已很難將網路使用從孩童的世界中根除,也有研究報告指出適度的使用網路對於孩童的心理健康有正向的幫助,可提升孩童的社交能力。

觀察到受訪家長對於使用時長的關注度遠勝於關注觀看內容的品質,但若是孩童在 YouTube 上花了三小時都在收看學習英文的影片,手機育兒便不會成為親子議題上的燙手山芋。

透過觀察與訪談本刊欲強調孩童「收看的內容」是家長需更加注意之處,因接觸大量不當內容所帶來的心理傷害難以即時被發現或外顯,經常被家長們忽視,但不當內容所造成的心理影響,可能比生理影響來的更加深遠。

Youtube毒蘋果:艾莎門事件在台灣上演

 

▲  (艾莎門事件影片示意圖/圖片來源:寶貝幫)
 

外層包裹甜蜜的糖衣,內裏卻是兒童不宜的劇毒內容,艾莎門(Elsa Gate)以偽裝成卡通內容的方式讓演算法誤判為適合兒童觀看的內容,其標題通常使用簡單的英文單字,封面則吸引兒童的目光,呈現出明亮鮮豔的顏色。

這些影片內容包含了針筒注射、懷孕墮胎、流血暴力等不適當的場面。這些行為以真人扮演迪士尼公主和漫威英雄來引起孩童的好奇心,透過製造大量不當、扭曲的情節,惡意滲透進孩童收看的內容中。

艾莎門事件前幾年在外國盛行,引起發高度轟動與關注。不過,令人更感到驚訝的是,從這次的訪談中發現台灣也曾出現過類似的情景,艾莎門類型的影片已滲透到台灣孩童的日常生活中。受訪家長表示曾看過小孩看到外國人扮演漫威角色,並上演秘密懷孕、毆打孕婦的情節。有一些內容還經過中文配音,大大降低了華語地區兒童對於這種不當內容的進入門檻,讓孩童更輕易可以理解背後的惡意內容。

過濾內容 困難重重

艾莎門類型的內容經刻意包裝,目的即逃過演算法和父母把關,若父母不湊近螢幕仔細觀察,很難發現異狀。

訪談時也追問發現觀看艾莎門內容的後續。家長表示發現的當下有迅速制止,但有察覺到小孩感到訝異,無法理解明明自己只是在看喜歡的蜘蛛人,為何媽媽的反應要這麼大?事發當時家長也難用三言兩語與孩童溝通制止的原因。事後回憶用「我說不能看就是不能看!」,這樣的回應可能刺激到孩童,激發好奇的心態。

即便各影音平台承諾將嚴格把關特定年齡層的瀏覽內容,但深入了解孩童使用 YouTube 的使用情形後發現,家長不太清楚 YouTube Kids 的運作以及如何透過後台設定來嚴格過濾內容。且孩童在觀看 YouTube 影片時都是向父母索取手機,不足 13 歲若無謊報年齡也無法創建帳號,多數都是直接使用的是父母的帳號,意即孩童暴露在為父母年齡和收看習慣兩身打造的演算法中,大幅提升觀看到不當內容的風險。

值得留意的是,平台的設計與規範和實際使用習慣上存在巨大落差。受訪家長 A 表示一開始接觸到的就是 YouTube,後來發現太多不適合小孩觀看的內容後,下載並設定好 YouTube Kids 給小孩使用時卻遭受巨大的反彈。小孩表示內容過於無聊,只能看到一些唱歌跳舞的內容,吵著要還原設定,往後看到 YouTube Kids 的應用程式標誌也會刻意跳過,選擇 YouTube。

放下手機 從家長做起

手機育兒是敵是友,端看父母怎麼做。數位應用能力是未來世代的重要競爭力之一,有研究深入探討父母對於使用數位媒體的價值觀是否會影響小孩的數位應用能力[3]。該研究指出家長若能培養並在小孩面前展現專業的數位使用能力與知識,對於小孩未來在創意與學術上都能有極大的助益。和前文所提到的模仿重要他人行為同理,家長若能帶領小孩正確使用網路資訊,便能攜手培養良好的網路使用習慣。

期望未來家長們在重視使用時長的同時也了解到把關內容的重要性,做自己小孩的內容守門員,不讓孩子淪為失控演算法下的代宰羔羊。



參考資料

[1] 2022育兒現況暨疫情後親子遊戲趨勢調查

[2] Type of screen time moderates effects on outcomes in 4013 children: evidence from the Longitudinal Study of Australian Children

[3] Families and screen time: Current advice and emerging research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後疫情時代:AI智慧醫療的發展

刊出日期:2023/12/12|文字:彭譯萱|責任編輯:游謦丞
全文共2222字,閱讀大約需要5分鐘

在過去,智慧醫療總是強調於硬體設備,如何發展出最新、最先進的醫療設備幾乎是所有醫院的首要目標。然而新冠疫情的突襲給了醫界一記當頭棒喝,此時更為重要的是結合現有科技與設備。當大型流行性傳染病來襲時,如何應對大量湧入的病患,將傷亡人數降到最低的同時去拯救最多的病人,更要避免將傳染病散佈在醫護人員之間。

新冠疫情重創醫療資源

2020年,Covid-19在全球各地爆發,並在2021年五月台灣本島開始出現社區流行,短短一個禮拜內確診人數飆漲,全台進入三級警戒。疫情除了造成民眾生活大亂,各大醫院更是忙得不可開交。除了醫護人員人力不足,醫療資源與醫療體系更受到極大的壓力。疫情爆發導致眾多病患急需醫療服務,然而醫院床位、呼吸器、醫療物資的短缺終究供應不上大量病患的需求。除此之外,政府與醫療機構也需要隨時調整防疫措施,以應對當時嚴峻的疫情。

疫情重挫的除了醫院的資源,更同時打擊了醫護人員的心理狀況。每天要應對多到滿出來的病患,同時要兼顧自己的身體狀況,下班後也不能輕易回家,以免將病菌散播給家人。醫護人員的生活彷彿沒有喘息的空間,醫院內資源的耗盡更導致了醫護人員必須挑戰自身的倫理與道德,當資源有限時該運用在哪些病人身上,又是否該忍痛放棄存活機率不高的病人。

▲  疫情期間醫護人員都須穿著全套的防護服。(圖片來源/pexels)

後疫情時代發展的AI智慧醫療

經過疫情的重創,醫療界開始注重於發展「零接觸」服務,運用科技與醫療結合進行數位轉型,以降低人員接觸感染機率,同時也提升了醫療效率。

根據統計,醫護人員每一天平均進入病房接觸病人約12到15次,包括測量生理數據、給藥、填寫護理記錄等等。除了院內的病人外,也需要向來掛號的新病人進行登記實名制、量體溫等。然而這些服務卻可能增加醫護人員的染疫機會,因此就有醫院與科技公司合作推出了像是零接觸式防疫科技平台、零接觸智慧防疫自助機等服務。其零接觸的科技即主打功能皆為全自動,利用裝置自動偵測呼吸、心律、體溫等數據,同時結合即時視訊系統,使病人可與醫護人員及時溝通,有助於及早發現病情變化,提高患者的居家健康管理水平。此系統全程無須人員接觸,減少人力耗損且提升醫療效率。

除此之外,AI技術使得遠程醫療更加普及。醫生可以透過視訊看診,讓居家隔離的病患也能受到完整照護。醫生在線上整理病患資訊並上傳,民眾只需下載app,即可隨時查詢自己的病況,也可以利用app進行線上預約看診、就醫提醒、就醫轉診等服務,使智慧醫療效益實現最大化。相關的設備與系統輔助,除了緩解以往的繁複流程與人力輸出外,更擴充了服務範圍與整體便利性。行動掛號App、互動式服務裝置、多元化繳費平台,輔助以往需要密集人力的繁雜作業內容。智慧化的互動客服與諮詢系統普及,更使問診方式能夠跳脫以往的面對面或電話對話形式,服務時間延長為全年無休,卻也不會增加多餘的人力負荷。

AI在醫學影像診斷方面也取得了重要進展。常見的醫療影像包括X光、超音波、CT等,透過與AI的結合,可以迅速且正確的辨識病患疾病的位置與病情惡化程度,提升診斷與治療的品質。更有新創的技術可以短時間內精準的分析、指出影像中不正常之處,近期此技術也運用在辨識新冠肺炎確診者,其準確性高達90%。除用於「及早做出診斷」,AI醫學影像診斷還可以發現人類無法察覺的細小疾病異常。若AI演算法擁有足夠的大數據和影像,即可輕易地檢測到這些異常,減少人類疏忽的風險。

 

AI與醫學影像結合後更方便醫生診斷病症。(圖片來源/pexels)

疫情帶來的心理健康失衡

 Covid-19除了帶給人們身體上的實質傷害以外,更使大眾的心理健康問題加劇,病毒強大的感染力迫使人們更改自己的生活模式。擔心染疫、收入不穩定、居家工作等生活型態的大轉變,都帶給了人們種種的不安,加上疫情嚴重時期,人們的行動自由會受到限制,使民眾的心理健康問題更加惡化。

後疫情時代下,雖然已減少了上述情形,但人們抑鬱的比例並沒有因此下降。世界衛生組織(WHO)近期指出,新冠疫情導致2020年全球罹患憂鬱症或焦慮症的比例提高了整整25%。為因應心理疾病需求提高,相關技術也隨之成長,相比過去的傳統療法,多數看診已經可以透過遠端訪談、心理治療與線上問診等方式執行。也因此出現許多新創公司看準了遠端治療心理健康的市場,推出手機應用程式提供線上心理諮詢、醫療診斷、開立藥物等心理治療項目,開啟了新的醫療市場。

▲  疫情期間民眾必須隨時配戴口罩,嚴重時甚至會被限制出門。(圖片來源/pexels)

疫情時代對於AI醫療的反思

疫情爆發後,AI在醫療方面發揮了關鍵作用,這使得醫療體系更具備了應變能力,卻也同時帶來新的隱憂。數據分享與隱私即是一大問題,疫情間大量地共享與流通大數據,雖然增強了病毒的傳播預測,卻也使大眾開始反思如何平衡有效利用數據與個體隱私的保護。除此之外,疫情時期也凸顯了跨界合作的重要性,包括醫療機構、科技公司、學術界等的合作。在未來,這種跨界合作模式將成為推動AI智慧醫療發展的一個關鍵因素,有助於更好地應對各種健康挑戰。

智慧醫療致力於與AI結合,一同造福醫療界。(圖片來源/pexels)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影音喀】AI世代下的人類照護:不只照顧,而是陪伴。

【影音喀】AI世代下的人類照護:不只照顧,而是陪伴。

刊出日期:2023/12/12|影音:陳柏瑄|責任編輯:鍾乙君

根據政府預估,臺灣的老年人口佔比將在2025年超過20%,進入超高齡社會。在科技發展與人口高齡化的趨勢下,AI與照護機器人也逐漸走進了長照領域。今天就讓我們跟著一位長照2.0照服員的腳步,來看看照服員究竟是怎麼樣的一份工作吧!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會喀室】AI教育關注的重點?聽聽教育者的看法

刊出日期:2023/12/5|影音:陳威誠、陳暐菖|責任編輯:王品淳|來賓:陽明交通大學傳科系副教授——戴瑜慧

近年AI風靡各界,引領新時代。但你了解AI嗎?有學過嗎?隨AI崛起,教育和素養愈見重要。會喀室邀請到陽明交通大學傳科系副教授——戴瑜慧,分享對AI教育的見解。他將從實際教學經驗出發,探討如何培養學生數位時代所需技能。這場對話將深入探討AI教育,啟發我們積極應對快速變革,迎接人工智慧的可能性,培育具創造力和適應力的新一代領袖。

▲  【會喀室】AI教育關注的重點?聽聽教育者的看法

歡迎光臨會喀室

放一段Podcast中的經典語錄

01:23
教授與AI接觸的程度
03:09
對學生使用AI的觀察
04:46
AI帶來的機會或挑戰
06:32
AI發展透明化的必要
08:10
教授對AI在教育的看法
10:58
AI學校教育的隱私問題
12:41
AI教育的核心
13:51
教育者是否有AI教育的培訓
15:13
對AI教育方向的期待
17:27
對AI教育方向的建議
20:33
結語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長者與孤獨之間,AI扮演的角色是什麼?

刊出日期:2023/12/05|文字:陳采亭|責任編輯:李芷萱
全文共2882字,閱讀大約需要7分鐘

你知道孤獨可能會引發疾病嗎?長期孤獨增加的死亡風險甚至能與每日15根香菸的危害匹敵。疫情之下,隔離了彼此的距離,使孤獨的議題備受討論。 隨著AI快速發展,以及臺灣即將迎來的超高齡社會,每五個人就會有一位65歲以上的長者,我們好奇在這樣的背景下,長者與孤獨之間,AI擔任的角色為何?老年人如何與AI共舞?銀髮族面對老化又該如何自處,尋找生活的新平衡呢?

長者與孤獨之間,AI 扮演的角色是什麼?

2019年全球疫情爆發,隔離期間使我們難與好友面對面相聚,更依賴科技與他人交流,但是對於不擅長使用智慧型手機的長者,他們與親友的聯繫減少,也難以自在地藉由手機視訊與他人聯絡,因此減少社交互動。

雖然疫情加劇孤獨感,但也讓孤獨的議題受到大眾關注。

你知道孤獨有可能引發疾病嗎?根據美國國家老化研究所數據顯示,長期孤獨和社交孤立增加的死亡風險約等於每天抽 15 根香菸,並且與心臟病、中風、癌症等嚴重疾病有關。世界衛生組織宣布孤獨已成為一個全球公共衛生問題,成立社會連結委員會嘗試尋找解決方法。

而在AI領域快速發展及人口老化愈趨嚴重之下,世界各國已研發多項應用於長照的AI機器人,期望協助長者的基本生理需求,減輕照護勞力的負擔,但是面對孤獨的問題,AI是否也能提供幫助呢?

在探討這項問題前,或許我們應該先認識孤獨是什麼,才能利用AI解決孤獨的問題。

▲  密西根大學民調顯示,2020年有56%的50至80歲的成年人表示感到孤獨,與2018年的27%形成對比,說明疫情影響下確實增加了長輩的孤獨感。(圖片來源:Unsplash)

孤獨來自心理的不滿足

空中大學生活科學系劉嘉年教授表示,孤獨是自我期待和實際社會關係有落差,並非完全受到人際互動數量的影響。有些人朋友很多,他不見得不孤獨,可能在心理上仍覺得親密關係不夠。另一方面,獨居也不代表一定孤獨,只是機會比較高,有的人獨居能過得很好,因為他只要少量且質量夠好的社會互動關係就足夠。簡單來說,孤獨的感受是個人所需的社會關係與實際得到的情況間存在差異,並來自主觀的自我評估。

談及孤獨會涉及到另一個問題:社會孤立(social isolation),兩者的定義不同。社會孤立是因為某些原因,實際上跟社會網路互動的質與量明顯較少。特別在疫情的影響下,社會孤立的情況更為普遍。

其實,在心理問題層面上,年輕族群也須面對許多挑戰,同為受孤獨影響的重要族群。但由於老年族群會遇到生命階段的破壞性事件,例如在逐漸老化的過程中,他們要不斷面對失去(loss),從職場退休、身體健康流失、親人逝世、摯友離去等等,這些因素都衝擊著長者,增加他們孤獨及社會孤立的風險。

此外,國立陽明交通大學衛生福利所吳肖琪教授說到:「我們必須要釐清,為什麼你會lonely?是因為不走出家門?不跟人家互動?還是因為身體不舒服,所以都不想跟人家說話?還是因為重聽,你聽不到別人跟你講話的內容,別人聽不到你的回應,長久下來就很難與人互動?還是因為不合群或說話不中聽,別人不想跟你互動?還是話題太少,無法與人聊天?找出造成孤獨的原因,比較可以找出解方。」

有時健康狀況下滑也會成為長輩與他人互動的阻礙,導致社會孤立的情況發生。他們並非不願與人交流,而是無法建立良好的互動,像是聽力問題可能會造成長輩與他人溝通不順,讓後續的交流更困難,使互動質量降低,長輩無法滿足社會關係的期待。

AI於銀髮族的應用

根據世界衛生組織定義,當65歲以上老年人口占總人口20%時,該國社會被稱為「超高齡社會」(super-aged society ),臺灣預估將於2025年進入超高齡社會。

為因應超高齡社會的困境,工研院研發了「PECOLA AI 感知照護系統」,針對獨居長者的生活痛點,結合人工智慧提供多樣的功能。像是利用人臉辨識設定關懷的對象,透過移動式隨伺在長輩身旁,關心他們的睡眠情況、分析飲食、偵測摔倒事件,若有長者跌倒摔傷,可主動撥打給親人視訊,確認安全,還提供讀報、點歌、猜謎等功能,增加與長輩的互動性。

▲  Pecola樂齡陪伴機器人可偵測摔倒,並主動撥打給家人視訊,了解長輩的安全狀況。
(圖片來源:工業技術研究院)

談及長輩與照顧機器人的應用,吳肖琪提到客製化喜好設定與AI互動的重要性,收集長輩的成長背景和關心的內容,了解他們喜歡什麼,才能夠推播相關的資訊給長輩,促進使用意願。

公視也曾報導過一篇南韓AI機器人於獨居老人的應用,透過ChatGPT的語言模型每周電話問候長者,同時確認獨居老人的情況,減輕照護人員的負擔,關心的話語也讓報導中的長輩感到欣慰,想繼續發展成為朋友。

此AI的使用,除了能減輕社工關懷獨居長者的負擔,長者也能從中得到重視與安全感,因為有人定時注意他的情況,關懷他的日常,不用擔心發生意外卻沒有人發現、沒有人求救的困境。

由前述的兩項報導可以發現,AI對長者照護的使用多為針對獨居老人研發的輔助工具,透過簡單的互動,長期持續地關懷長輩,也顯示耐心是對待長輩的重要特性,是目前我們與長輩相處中缺乏的要素。

其實,報導中的AI機器人沒有一項功能專注於緩解長者的孤獨感,可是當獨居長輩長時間獨自一人,若能定期得到關心和問候,或許能滿足他們對社會互動關係的期待。不過,因為孤獨的感受是個人主觀的,我們很難界定什麼樣的功能能達到長者期望與需要的社會關係,這可能也是AI在陪伴領域上發展的難處之一。相對的,由於孤獨是主觀的自我評估,AI在某些功能上,可能意外地讓長者平復孤獨感,就像前述公視的報導中,簡單的日常對話就能讓某些長者得到慰藉。

面對孤獨 長者也須自我準備

對於老年人而言,解決孤獨最重要的一點,仍然是他們願意主動踏出家門與社會互動,不要讓自己侷限在家庭中,即使邁向老化,也要建立自己的社交圈、培養興趣,這才是緩解孤獨的關鍵。

吳肖琪表示:「避免孤獨感其實很重要,如何讓自己不要孤獨,就是多跟他人互動,如果長輩願意走出來,願意和他人對話,其實就成功一半了。所以要突破的第一件事就是要走出來,走出來是指自己的雙腳要走出來,心理要走出來,社會互動也要走出來,當身體、心理及社交能力三項培養出來時,比較不會讓自己陷入孤寂。」

邁向老年,也該積極地與社會互動。(圖片來源:Pexels)

而AI對長者及照顧者來說是得力的輔助工具,能協助長者基本的生理與安全需求,給予長輩安心感,同時減輕照顧者勞力的需求。但是在「陪伴」這件事情上,我們不能夠完全的依賴AI,人與人之間的相處依舊有其特別之處,是溫暖的、變動的、有情緒的,讓與人交流成為一件有趣的事,這些可能是目前AI尚未完全開發的能力。

劉嘉年說到:「AI一定會有幫助,因為現在人口老化越來越嚴重,老年人口越來越多,有時候沒有辦法,但是也不能全然的依賴,因為人還是有溫度的,長輩能夠自己出來,能夠有更好的人際的互動,我覺得會更好。

面對老化,長輩自己也要做好準備,保持身體健康,盡量維持自己的社會互動,很多人際關係其實是從平常就要注意的,退休後的人際關係會越來越小,逐漸聚焦在家庭中,這都是正常的。但是在老化的過程裡,長者也需要有這樣的意識,培養自己的朋友,學會自己跟自己獨處的能力。」

最後,不僅是長輩要有意識地準備老後的生活,為人子女的我們或許也該思考如何陪伴父母。未來我們會有自己的生活,可能沒辦法有耐心且長時間地陪在父母身旁,但這不代表我們能放下陪伴的責任,人與人之間的情感連結和共同回憶仍是最珍貴的,相對AI而言,子女的一通關心的電話和一則問候的訊息,更能讓父母感受到真實的陪伴。

 

 

 

(封面圖片來源:Unsplash)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