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分鐘帶你了解速食資訊

最近更新:2022/12/14

為了應對資訊爆炸的加速,人們的閱讀習慣早以隨之而改變。碎片化的時間,零散的注意力,以及缺乏耐心,導致公眾追求短平快的網絡信息,而媒體則生產出吸引眼球但又殘破不堪的內容。在生產者不自覺的框架下,他們忽略了驗證信息真實性的重要性。

隨著網路快速發展,資訊爆炸,一天只有24小時,浪費一分鐘就可能會被時代拋下。每天有成千上萬的資訊需要去了解,濃縮後的精華何嘗不是最佳選擇?本篇文章從閱聽人的視角出發,帶讀者了解年輕族群為何偏愛速食資訊,並探究閱聽人選擇速食資訊背後的心路歷程,選擇速食資訊背後閱聽人是否有所收穫。

2022/12/22

隨著網路以及行動裝置的普及,現代人接收資訊的便利性也大幅提高,以及世代氛圍對於效率的講求,促使速食化資訊成為如今大眾接收訊息的主要載體。而因資訊爆炸,網路快速發展,使得人們失去了閱讀的耐心,越來越依賴速食化的資訊內容。創作者為了獲取關注度,因應時代的趨勢,開始隨波逐流,隨之而來的是內容速食文化越來約盛行,那長篇大論的資訊是否就應該被淘汰。不以為然,不同的內容有不同的受群,即便速食化內容給予了諸多的便利,但仍然需要長篇內容的補充。長或短,對或錯,對於不同人有不同的定義,不能以偏概全,少數也有存在的價值,長篇資訊亦是如此。

2022/12/14

 懶人包已成為現代人汲取資訊的取巧工具,因為它可以在篇幅極短的情況下,帶給我們大量的資訊。但長期吸收經由他人整理過的資訊,容易讓閱聽人失去批判性思考的能力及找尋真相的好奇心。本篇將揭開懶人包不為人知的秘密,避免各位閱聽人掉入不良產製者的陷阱。

2022/12/06

 短影音,通常指長度在15分鐘以內的影片,透過簡易的特效加工後於智慧型行動裝置上流通。時間短、單位資訊承載量高等特點,相當契合時下年輕族群生活型態,更多在碎片化的時間中頻繁翻閱手機內容。因此,短影音得以快速累積流量,並以爆炸式的流通成長為時下主流影音傳播型態,更在形式上不斷創新致使越來越多人在不知不覺間深陷其中。

2022/11/30

 

對於閱聽人而言,均衡地接收速食化資訊以及中長篇內容,才是在此資訊爆炸時代裡的正確態度。 本刊【觀察喀】邀請到兩位受試者參與快問快答的實驗,實測不同主題的內容各自以懶人包與中長篇文章的形式呈現時,讀者吸收資訊的效果究竟分別為何?

 

2022/11/16

 

本篇報導透過訪談兩位以撰寫中長篇文章內容為主,經營個人社群的文字工作者,透過看似對立的眼光與角度,探討面對資訊逐漸速食化的當今,各媒體之間,甚至作為閱聽人的你我,當以何種態度看待此趨勢。

 

2022/11/09

「尺有所短,寸有所長」,短影音、懶人包等等經過濃縮的資訊載體應時代而生,已然成為新一代資訊流通的「標準格式」。這些格式或許相較以往精簡許多,但帶來的好處卻不減。當今影音平台的普及使得人人皆可成為創作者,身為閱聽人的你我,未來在工作上也很有可能成為生產這些資訊的一分子,因此在吸收這些資訊之餘,除了嘗試了解它們如何被組織起來,更應該思考創作者的目的、考量為何。

2022/11/02

你,上一次讀完一整本書是甚麼時候呢?自從網路、智慧型手機相繼問世後,人們似乎漸漸喪失了閱讀長文的耐心;與此同時,新聞報導、網路影片的篇幅也越來越短,這到底是怎麼一回事?在這個資訊爆炸、人手一機的時代,每天接觸到的資訊量大到令人難以招架,不論是內容產製者或閱聽人,都朝著「速食化」的方向發展。本文將帶領讀者一窺速食化資訊的利與弊,以及面對如此趨勢,身為閱聽人的我們該如何應對。

2022/10/25

專欄記者

歐陽峻安
歐陽峻安
段必佳
段必佳
葉柏廷
葉柏廷
陳昀
陳昀
羅科倫
羅科倫
張家瑄
張家瑄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