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至今日,互聯網技術高度發展,依循媒體匯合之趨勢,資訊處理、儲存、呈現技術不斷改進互補,造就了大量新興媒體與利基市場,為身為「數位原住民」的青年族群提供了豐富多元的選擇。今天的青年人所面臨的,似乎是一個什麼都可以的前所未有的時代,但價值多元並不意味著不需要價值,「什麼都可以」並不象徵著徹底的自由;面對琳瑯滿目的選項與紛紛擾擾的雜音,如何堅持心之所向成為青年人更為巨大的考驗 —— 是因循舊跡,追尋前人的腳步,還是在人跡罕至的學科交會處拓展全新天地?
在這更迭激烈迅速、學科交叉互容的世界裡,站在人生分岔路口的青年族群,將會懷有怎樣的心情、做出基於怎樣價值判斷的選擇?他們將以何種目光來看待「一切價值的重估」 ?他們將如何打破傳統觀念潛移默化的規訓與桎梏,掙脫社會期望的壓力與束縛?他們將如何整合利用身邊豐富的傳播科技資源以找准定位,辨認出自我的真正價值所在?讓我們跟隨這些青年的故事,一起找尋屬於自己的一份答案。
面對工程師優渥的薪資與海量就業機會,眾多青年轉向資工領域。旁觀的我們往往只見工程師令人豔羨的高薪以及「只有跳槽,沒有裁員」的鐵飯碗,卻忽略了群體標籤下每一位拼搏在轉「碼」道路上的年輕人在進入新領域時所做出的抉擇、所面臨的挑戰。本文著眼於背景各異的跨域青年的真實經歷,為未來想轉進資訊工程領域者提供一份參考。
2021/11/03
大學生活除卻社團、學業、兼職外,是否還有另一種選擇?「一口覓食」聯合創辦人洪和晴將與你分享她跳脫科系限制,基於對永續經營理念,開闢一條新穎的在校生創業之路的故事。讓我們一起聆聽這位優秀的跨域青年,從起意動念到實踐創業的大膽而艱辛的歷程;聆聽她應對困境、處理迷茫的故事,共同思考與探索跨域青年的未來。
2021/11/07
除了學校提供的跨領域課程模組,青年學子能否賦予「跨域」跳脫課業維度的嶄新定義?兼有大學生、自媒體經營者與青年創業家三重身份的吳泰瑩,從一位懵懂的大學新鮮人開始,慢慢辨識出自身的真正興趣所在,並與多個專業領域結合,逐漸走出屬於自己的發展道路。讓我們藉由本篇專訪,窺見跨域青年「築夢踏實」的人生軌跡。
2021/11/14
「跨領域人才」在近幾年越來越受到業界的重視,許多學校為了讓同學們能不落人後,紛紛開始提供校內的「跨域學習機制」,但就算學校提供了這些跨域資源,還是有許多同學不知道該選擇哪個領域來進行跨域 為了解決同學們的疑惑,喀報有幸邀請到 國立陽明交通大學教學發展中心主任廖英皓老師來幫各位解答關於跨域學習的疑問!
2021/11/19
每當有人提出「靠藝術賺錢」的想法時,身邊總縈繞著勸退的聲音。師大特教系畢業、擁有教師執照的跨界塗鴉師Allo黃紹綸在決心離開正規教職前,也不免受到這些雜音的干擾。但他仍義無反顧地踏上了「離經叛道」的塗鴉藝術之路。讓我們一起走進Allo的藝術世界,了解「叛逆」青年如何打破常規,結合各領域所學開闢出專屬自身的道路。
2021/12/08
豐富的職涯、斜槓的身份並非是刻意追求後的結果,柯萱如律師用他的故事告訴新世代的斜槓青年們:精彩多元的跨域工作,始於真誠地接受帶給自己快樂與真實的內在天性。明辨哪些工作對於自己而言是真正有意義的,才能找尋到屬於自己的安心之所,進而堅定邁向前方,一步一個腳印。
2021/12/14
清晨的陽光灑滿清交校園小徑,在行色匆匆的上課學生中,不時有一兩位「特立獨行者」踩著共享滑板車呼嘯而過,將人流拋諸腦後。在向他們投去艷羨目光的同時,你是否曾經好奇,Looplus共享滑板車以及共享單車是如何走入校園的呢?今天就讓我們一起來聆聽Looplus共同創辦人張勝豐的跨領域創業故事吧。
2021/12/22
我們在吶喊著青年學子應勇敢開啟斜槓人生的同時,也常常忘了告知他們,若心血來潮便跨入熱門的資訊工程領域,將面臨一番怎樣「寒徹骨」的焦慮與迷茫;忘了告知他們跨界創業的光鮮背後,浸透著怎樣的心血與汗淚;忘了告知他們「圓滿功成」在不同階段有著不同的解讀,須先腳踏實地,方可仰望自己感興趣的那片星空。
2021/12/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