厭世,我們這一代

厭世,我們這一代

刊出日期:2021/11/03|文字:賴宥廷|責任編輯:莊亦軒
全文共3104字,閱讀大約需要6分鐘

本篇報導介紹厭世代起源與現象,並且羅列三大青年厭世的原因。隨著現今時代的發展,讓我們一窺青年如何透過傳播科技在厭世代走出屬於自己的路。

▲  現代年輕人已普遍進入了低慾狀態。(照片來源 /莊亦軒攝)

厭世為何,青年未來

馬斯洛的需求理論指出,個人在滿足較低層級的需求後,才能向上再發展較高一層級的需求,但當生存成為日常生活必須面對的課題,台灣年輕人要發展對社會群體的認同、甚至追求自我實現的個人生涯價值,儼然成為奢侈的夢想。

2017年出版的書《厭世代 低薪、貧窮與看不見的未來》點出了台灣年輕人正面臨低薪、貧窮等血淋淋的現實挑戰,作者吳承紘歸納這些因為面對生存的無力感、疲憊與怨懟,產生絕望、迷茫等眾多負面狀態與情緒,提出稱呼目前台灣青年整體的概念–「厭世代」。  

青年低慾,亞洲共病

無獨有偶,鄰近的亞洲國家年輕人竟不約而同出現類似的社會氛圍,引起關注。例如韓國的京鄉新聞開始使用「全拋世代(전포세대)」來稱呼目前的韓國青年們拋棄了物質上的買房、結婚生子等,也拋棄了無形的夢想、精神生活,甚至連生命也可以丟掉,也使得該詞彙流行至今,成為外媒報導韓國青年的常見用語,該用語也呼應了根據OECD統計的十萬人中近三十人因自殺而死的高自殺率,此數據更是排在OECD該次統計中的第二名 。出生在泡沫經濟後期的日本年輕人大多數不追求物質生活,對戀愛沒有憧憬,這種低慾望的集體思想被稱為「悟世代」。中國的年輕人大多逐漸以消極過活來抵制現實社會的無力,例如從前陣子開始流行的佛系青年,強調不努力等待船到橋頭自然直,以及強調頹靡過活的「喪文化」。一直到目前興起的「躺平主義」,中國青年面對996高工時與不符合付出的報酬,只能大喊「不想努力了 !」

會讓大多數亞洲青年寧願「躺著」的原因相當類似,而剖析台灣社會的同時對照其他亞洲各國也心有戚戚焉。在台灣錢不再淹腳目、努力吃苦也不一定能翻身的現況下,這個世代的年輕人面對著各種壓力,媒體最常見報導的無非是居高而不可能下降的房價、通膨的學歷競賽、趕不上物價的薪水,而這些也是吳承紘在厭世代青年報導中最常出現的三個議題,因此我們希望將政府及公有部門的統計數據呈現給大眾,並透過解讀其數據背後的現象及意義來反映出它們成為青年「厭世」的原因。

壹、居住正義

由內政部公布的房價所得比,就是屋價以及可支配收入比率,換句話直觀地說就是需要多少年的收入才能還買起房。目前根據報導指出在台北市要十多年不吃不喝才能買房,如此高的購屋壓力也導致年輕人望屋興嘆,同時年輕人又得面對物價漲幅,日常生活都需要斟酌再三才能消費,更何況購屋。

然而華人普遍又有五子登科的傳統觀念,成功的定義始終少不了買一間屬於自己的房;何況華人的財富概念中,有土斯有財就像被寫進基因一般難以抹去,許多人無論是追求安心,或是投資獲利,都紛紛需要進場房市,讓房地產價格始終維持一定的熱度。在甚麼都漲就是薪水沒漲的年代,買房無疑是最奢侈的消費之一

▲  東亞各國房價收入比(照片來源 /世界銀行)

將視野宏觀地延伸到亞洲各國,依照世界銀行提供的名義房屋價格指數觀察,由歷史統計的1993年到製表的2009年趨勢來看,各大東亞經濟體大部分只恢復到1997年亞洲金融風暴時的高峰房價或是超過一些,也因此產生薪資追不上房價的情況。

加上根據報導,亞洲的高房價甚至伴隨著各國央行對於利息的調整,以及投資客挹注資金,鼓勵開發商搶地競價的預期心理。而台灣的大城市也很難從中豁免,尤其是雙北地區一直是投資客的最愛,許多青年「北漂」的願望之一也無非是尋找能夠靠近事業發展重心的落腳處,也因此像上述這些人口密集度高的城市便出現許多無殼蝸牛,居住正義的問題也是不可忽視的。

▲  東亞各國名義房價指數(照片來源 /世界銀行)

貳、學歷貶值

根據中華民國統計資訊網的薪資與與生產力統計,以家庭所得中位數來呈現收入,可以發現以整體社會的收入情況來看,從105年到109年來雖然研究所的中位數仍然高於大學,但大學與高中教育及國中教育的逐年中位數水準正在靠攏。或多或少反映出大學的學歷價值在雇主心中與高中以下的差異化逐漸消失。大學就像媒體所報導的成為大家的職場必備入場券,但它卻無法從薪水來產生實質幫助。

學歷帶來的薪資差異正逐漸被消弭,直到109年統計時甚至出現不符合外界想像的黃金交叉,也就是國中教育程度的薪資追平高中教育程度的家戶收入,一般人認為的「書中自有黃金屋」,恐怕需要打上一個問號。未來是否大學以上的高等教育也會在統計數據上步入國高中義務教育的後塵,肯定該是社會高度關注的現象。

▲  近五年家庭收支調查之所得收入者中位數可支配所得(數據來源 /中華民國統計資訊網

參、低薪風暴

整理了109年主計總處統計專區的資料後,由年齡與薪資的對應情況來看 ,圖表顯示雖然年輕人因為即戰力和工作資歷等種種原因,在敘薪上不如年紀稍長者是正常的,對直方圖對應的各個收入階層中,前即使是二十到二十四歲的大學新鮮人,仍然與二十五到二十九歲的同儕有一定程度的落差,更不用說年過三十的職場前輩。青年在收入上比起其他年齡層呈現較為低薪的情形。

▲  青年在收入上比起其他年齡層呈現較為低薪的情形(數據來源 /中華民國統計資訊網

因為青年在收入上比起其他年齡層來說呈現較為低薪的情形,無形中也影響了青年對於未來的規劃,許多青年在這個世代感到努力對於成功來說不值得一提,愛拚才會贏的時代已經過去,這種無力感與低薪有絕對密切的關聯。當生活的溫飽都成為問題時,求穩定的觀念慢慢烙印在大家心中,於是乎讓許多青年連提起夢想兩個字都是一種奢侈。

當追求傳統意義上的物質成功不再可能時,有許多人選擇放棄,但有一搓人正如狄更斯小說「雙城記」所寫的一般:這是最好的時代,也是最壞的時代。在看似無盡的漫漫長夜中,他們依靠著新時代的變革燃起了明亮的火光。

厭世出口,創作未來

對於部分青年來說,朝九晚五的上班生活,甚至on call的輪班生活並不是自己想要的,況且還得面對低薪和房價高漲等重重挑戰,人生彷彿在打一場不屬於自己的艱難戰役。厭世青年們生活在這個世代,有沒有一條路能夠帶領他們看見出口的光亮呢?

俗話說危機就是轉機,厭世代的青年們同時也生在科技高度發展的時代,網路和智慧型手機早已是人類密不可分的傳播工具,人機一體刷著抖音、看著Youtube當成配飯的娛樂,以及在各式社群網路關注朋友圈動態是大家生活中常見的生活模式,也在在顯示傳播科技正以驚人的速度成長,近年來不只改變人類的社交狀態,工作上也與過去的形式有著顯著的差異,甚至帶來更快速的財富累積,例如在《富比世》公布的2020全球十大YouTuber收入排行榜中 ,第一名的網紅Ryan Kaji就賺進高達2950萬美元。

近幾年甚至出現區塊鏈、NFT、clubhouse等新穎的傳播概念與定義傳播價值的工具,一次次刷新人們對傳播科技的想像,過去很難想像一張圖片、動圖、甚至第一則twitter都能夠在NFT上以天價售出;一部僅十幾秒的影片就能夠在TikTok上引起波瀾,甚至造就出一年半獲得一億粉絲的盛況,要知道史上第一個YouTube訂閱破億的頻道可是花了14年。以上種種也顯示出在未來進入機器人、AI等新科技高度應用的時代後,不但傳播科技會隨著元宇宙、擴增實境等概念越來越蓬勃。身為傳播核心的內容也會越發重要,人類最珍貴的會是創作的價值,這也是我們這個世代的青年可以發揮價值的出路之一。

▲  以天價在NFT交易市場售出的第一則推特貼文(照片來源 /@jack twitter

也因此許多青年創作者願意利用各種新型態的傳播工具來展現自己,例如利用聲音製作伴人左右的podcast、利用科技力展示跨時代的互動設計等。而智慧型手機發展所誕生最大宗的創作者就屬影片創作者,無論是展現創意拍攝不同題材的影片,像是惡搞、實驗和戲劇等企劃,還是純粹分享自己的生活點滴,都在持續的為新興傳播產業注入新血與創意,各種充滿能量的內容在各平台流竄,激發出現今百花齊放的景象。

Andy Warhol曾說:「在未來,每個人都能成名十五分鐘 」,似乎也預言著隨著傳播科技發展的日新月異,每個人都能擁有爆紅的機會,無論是在網路上或是透過各種串流訊號,而這些機會對於被禁錮在「厭世代」框架的年輕族群來說,傳播科技有可能是一種擺脫枷鎖的方法,又或者是讓部分厭世青年們走出自己的路,也因此我們誠摯邀請您走入本學期的專題現場— —厭世代的十五分鐘。  

© 2021 All rights Reserved

更多文章

真實病例帶你認識「厭食症」

刊出日期:2021/11/03|圖文:何文仁|責任編輯:朱韻年、劉美榆
全文共3963字,閱讀大約需要7分鐘

此現今社群媒體已成為人人頻繁使用的軟體,尤其是年經族群。社群媒體上充斥著各式各樣的網紅,許多人因經常接觸到這些符合大眾審美觀的網紅們而萌生了減重的想法。為了追求理想的體態做出改變並沒有錯,但若是用了錯誤或是極端的減重方式,對身體往往會造成很大的傷害,甚至有罹患厭食症的可能性。因此,了解厭食症是非常重要的議題,這篇專題會帶大家了解什麼是厭食症、如何避免這樣的負面影響。

▲  (照片來源 / Pinterest

為追求「完美」,不知不覺罹患厭食症

葉姓女同學是一位多才多藝的女孩,專長是扯鈴及跳舞,從小參加各式各樣的競賽,榮獲眾多佳績!課業表現也十分優秀,總是名列前茅。由此可見,她是一位對自我要求極高的人,任何事都努力做到盡善盡美,可以說是一位「完美主義者」。

▲  葉姓女同學是位舞者同時也是扯鈴選手(照片來源 /受訪者提供)

然而,在她16歲時,卻不知不覺地踏入減重的惡性循環。當時,葉姓女同學正在舞團中準備一個大型的表演,指導老師要求各團員減重,讓舞者們在舞台上表演時的體態看起來更輕盈一些。因追求完美的個性,她認為既然指導老師要求團員們減重,她必定要當減重成效最顯著的那一位。

不過,她並不是在準備表演的期間罹患厭食症的,而是在表演結束後。葉姓女同學身高158公分,在準備表演期間的一個月內,她從48公斤減至45公斤,並且每天正常吃三餐,與先前不同的部分在於運動量極大,每天花了許多時間練舞且晚餐吃的食物較少,不攝取澱粉。這樣看來,那一個月來算是實行正常、合理的減重方式。表演結束後,團員們準備去慶功,大吃大喝,畢竟辛苦的進行飲食控制一個月,是時候可以放肆一下,好好享受美食了。但葉姓女同學卻萌生了繼續減重的想法,認為自己減重有成,再減一些會使自己的體態及身形更好看,於是再次踏上減重的不歸路。

▲  葉姓女同學45公斤時(照片來源 /受訪者提供)

漸漸地,她在減重的過程中獲得了成就感,每當她站上體重機時,看見數字往下掉,就會產生莫名的愉悅感與滿足感。過了一陣子,身旁的家人及朋友開始提醒她,「你不要這樣減肥」、「這樣很不好」、「你應該要去吃東西」,但葉姓女同學仍不以為意,認為自己的體態很好看,不解為何身旁的人都覺得自己有問題。此時的她是41公斤,已經產生了體相障礙,價值觀及審美觀扭曲,加上本身性格帶有完美主義,她完全看不清自己有多瘦。

▲  葉姓女同學41公斤時(照片來源 /受訪者提供)

在一次去外縣市比扯鈴賽時,她晚上待在飯店,去浴室盥洗時看見大片鏡中的自己,突然驚覺自己的體態好像跟她想像的不太一樣。此時的她才真正意識到自己真的太瘦了,當時約38公斤。

▲  葉姓女同學38公斤時(照片來源 /受訪者提供)

葉姓女同學總共住院了三次,前兩次因血糖過低或身體虛弱等因素住院,待在醫院的時間都不長,打了一些點滴,恢復體力後就出院了。令她印象最深刻是最後一次的住院經驗,也是待在療程最久的一次,住了將近一個月。此時的她已經瘦到有生命危險的程度,約27公斤。

▲  葉姓女同學27公斤時(照片來源 /受訪者提供)

住院期間,她媽媽幫助她找到了突破她心中那道坎的關鍵點,同時也是戰勝厭食症的方式。她當時非常注重食物的熱量,嚴格計算卡路里,甚至連醫院提供的餐點都會上網搜尋每一樣食物的熱量表。對她而言,超過100卡路里的食物就算高熱量,不願意去吃。有次,媽媽對她說:「如果妳只願意吃低熱量的食物,那我們就吃低熱量的食物就好啊。」這時,她才頓悟這個道理,於是就從低熱量的食物吃起,慢慢地找回食慾。照著這樣的方式,她漸漸康復,花費了約半年的時間恢復正常BMI值的體重。

從上述故事中可得知患者的家人及朋友可以先去認識厭食症這項疾病,試著用同理心去對待患者。接著是陪伴,治療過程很漫長,家人及朋友的陪伴能給予患者安全感。最終可以幫助患者調整飲食習慣,在固定的時間給予病患攝取一定的熱量。

葉姓女同學表示「其實身材怎麼樣都沒有關係,畢竟體態這種東西,基因還有平常的飲食習慣都會造成不同的身形,像亞洲人都會受到韓國、日本的影響,會覺得很瘦才是漂亮的觀念,但我覺得活得健康才是最重要的,像很多女明星瘦到營養不良,實在是得不償失。」

什麼是厭食症?

記者有幸採訪到畢業於國立陽明交通大學醫學系、現任職於台大雲林分院精神醫學部主治醫師的杜昭瑩醫師,她的研究專長之一為「厭食症」。杜醫師將為我們揭開對厭食症的疑問!

▲  杜昭瑩醫師(照片來源 /台大醫院

厭食症的成因及症狀

杜醫師表示厭食症和其他精神疾病一樣,具有多重的成因,可分為生物學、心理家庭以及社會文化三個面向。生物學方面,有研究指出若是家人或一等親有飲食的問題或疾病,罹患厭食症的機率較高,還有一些個案去做腦部的影像檢查,發現腦部某些區塊的構造不同於一般人,這些都是與生物學相關的因素。心理家庭方面,像是從小就容易有情緒焦慮、強迫、執著的性格,或是完美主義者,這些特性都是厭食症的高危險因子。

另外,還有一些理論認為跟家庭對孩子造成的影響有關,例如:父母對孩子過度保護或照顧,造成孩子藉由控制自己的日常飲食去得到獨立自主的感覺。父母對飲食及身材的觀念也會淺移默化地影響著孩子。

最後社會文化方面,若是身處的環境或接觸到的文化是非常重視外表的,認為身材纖細、瘦才是美,也會導致罹患厭食症的機率大幅增加。一些特定職業或某些領域的專業人士必須維持體態,例如:模特兒、舞者、舞蹈班學生以及運動員,也是較容易罹患厭食症的族群。還有我們平常接收到的訊息和影像,像是在社群媒體,大家通常都會發布符合大眾審美觀的照片。一些明星及演藝人員的照片大多也都經修圖美化後才發布,因為社會的審美標準是單一的——認為「瘦」才是美。厭食症的成因與心理、家庭及社會文化有關,也會影響到生理,像是腦部或身體其他器官系統,因此厭食症除了是心理疾病也是一種生理疾病。

精神科醫師在做疾病的診斷時,會使用「DSM」的診斷統計手冊,現今已出至第五版,稱作「DSM5」。診斷標準中的第一點是有限制熱量的行為,第二點是害怕自己體重增加,第三點是對自己的身材、體重有認知上的異常。簡單來說,綜合這幾種症狀就是對於自身身材及體重的認知異常。而罹患厭食症的病人會發現自己身體漸漸變得虛弱、腸胃不適、便秘、水腫、掉髮,甚至進而造成內分泌失調、停經。

東方國家厭食症病例較西方少?

杜醫師有提及「社會文化」是厭食症其中一項成因,從多年前西方娛樂圈喜好纖細的身材,開始透過媒體將這種審美觀傳播至東方國家,加上現今全球化的影響,偏好纖瘦身材的審美觀漸漸成為主流。從過去20年來,飲食疾患的發生率是越來越高,其中包括「暴食症」。厭食症其實並不是一個常見的疾病,若是以台灣來看,每年每十萬人才會新增1個案例;國外大概是每年每十萬人會新增5個案例,依比例來看,相差甚遠。會造成此差距的第一個原因是先天上東方女性的體重就比西方女性輕,因此除非體重有明顯變輕的現象才會去就醫,進而發現自己罹患厭食症。再來就是東方國家對厭食症這項疾病了解不深,一般民眾或醫師對於厭食症的敏感度不高,導致偵測率較低。

▲  西方對模特兒的審美觀(照片來源 /glamourdaze

厭食症是可以根治的疾病嗎?

杜醫師表示有研究在追蹤厭食症的個案,追蹤了長達十年,研究發現大概有四分之一的個案可以完全康復,十年內幾乎沒有什麼症狀,並恢復到正常的社交生活;有一半的人恢復得還不錯,但還是有一些輕微的症狀;有另外四分之一的人終其一生都體重偏低、心理狀態不佳。在經過十年的追蹤後,甚至有百分之七的人已經過世了。厭食症所帶來的一些併發症,像是憂鬱、自殺的行為傾向,是很難根治的,所以厭食症是精神科一個較難治療的疾病。

醫師可以給予患者什麼幫助?

杜醫師表示嚴重的厭食症患者會被迫住院治療,由院方協助他們將BMI值恢復到17、18,BMI是身體質量指數,其定義是體重除以身高的平方,以公斤/平方公尺為單位表示。療程需要很長的一段時間,平均住院期間大約兩到三個月。

住院期間,醫師會進行「營養復健」,也就是陪著患者吃飯,慢慢將他的體重恢復到器官系統可以正常運作的範圍。陪伴吃飯若是用較專業的術語,稱之為「行為治療」,因為這是一個改變患者行為的治療方式。還會有心理方面的治療,醫師會和患者討論其對於飲食、身材、體重的概念是不是可能有一些偏誤,或者是有一些可以調整、修正的地方。

對於BMI值極低的個案,主要是以恢復正常體重為首要目標。而若是患者出現憂鬱、焦慮等症狀,醫師會給予一些精神科的藥物。一般BMI值沒那麼低、危險性較低的患者,以心理治療為主,會採取「認知行為治療」,也就是給患者設定一個目標體重,討論一些飲食的計畫及對於身材和體重的想法,並請他做飲食紀錄。

▲  社群媒體已成為青少年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照片來源 /unsplash

社群媒體是否影響青少年的自我認同?

現今網際網絡發達的時代,「社群媒體」已成為青少年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在社群媒體上打卡美食、發旅遊文、分享生活中大大小小的事已是稀鬆平常的事。然而人們都傾向將自己完美的一面展現出來,發在社群媒體上的照片通常不會是素顏,甚至是經過美化與修圖。社群媒體上也充斥著各式各樣的網美、KOL(Key Opinion Leader,關鍵意見領袖),在國外會稱這些在社群媒體上具有影響力的人為「Influencer」,這些「Influencer」通常都是符合大眾審美觀的外型,像是皮膚白、身材纖細等⋯⋯。社群媒體的使用者會高度關注他們的容貌、身材、穿搭,無形中也對自己的價值觀造成影響。前述厭食症的患者對於自身體重認知的異常也是因價值觀受到影響而扭曲。

社群媒體中充斥著符合大眾審美觀的照片以及現代青年重度使用社群媒體的情況下,許多人產生了「容貌焦慮」,擔心自己的外貌不夠好看,身材不夠皎好,也讓許多青年開始嘗試化妝、修圖、減重,希望自己能夠成為符合大眾審美觀中「好看」的人。若是產生了焦慮的情形,可以試著放下手機與3C產品,轉移自己的注意力,看看書、聽聽音樂、出門運動,做一些對自己身心有益的事,不要過度沈浸在社群媒體的世界中。

一個人的價值有很多面向,不僅是外觀而已。做出改變不是壞事,但要清楚改變的目標為何,為了自己還是為了他人?這個問題值得審慎思考。人生只有一次,活得健康、活得快樂,追求自己想要的東西,不要讓他人左右你的想法,只有自己能為自己創造精彩的人生!

© 2021 All rights Reserved

更多文章

IG重度使用?討論社群上的容貌焦慮

刊出日期:2021/11/17|圖文:朱韻年|責任編輯:何文仁、劉美榆
全文共1541字,閱讀大約需要4分鐘

每天的日子,除了日復一日的吃飯、睡覺、讀書或是工作之外,瑣碎的時間多是解鎖手機,點開FB、IG,滑著大家的今天。你是不是也曾經滑完一篇又一篇動態後感到無比空虛,甚至是感到莫名的焦慮呢?

隨著科技的蓬勃發展,人們習慣用網路去和朋友維持聯繫、去追蹤關注的資訊,得知朋友前幾天去吃了哪間米其林、哪個同學出國留學、發現喜歡的明星開始代言專櫃品牌等等⋯⋯。仔細算下來,人與人之間都使用社群媒體更新近況,雖然方便、快速且多元,但逐漸變成一個平台充斥著光鮮亮麗的生活,在社群媒體上營造了喜歡的、理想中的自己,是否就是對社群感到焦躁的原因呢?這篇文章將討論社群媒體導致的容貌焦慮,期望能提供相關的反思和關注。

移動裝置帶來的便利讓人們能隨時聯繫(圖片來源 / Pexels

每天的日子,除了日復一日的吃飯、睡覺、讀書或是工作之外,瑣碎的時間多是解鎖手機,點開FB、IG,滑著大家的今天。你是不是也曾經滑完一篇又一篇動態後感到無比空虛,甚至是感到莫名的焦慮呢?

隨著科技的蓬勃發展,人們習慣用網路去和朋友維持聯繫、去追蹤關注的資訊,得知朋友前幾天去吃了哪間米其林、哪個同學出國留學、發現喜歡的明星開始代言專櫃品牌等等⋯⋯。仔細算下來,人與人之間都使用社群媒體更新近況,雖然方便、快速且多元,但逐漸變成一個平台充斥著光鮮亮麗的生活,在社群媒體上營造了喜歡的、理想中的自己,是否就是對社群感到焦躁的原因呢?這篇文章將討論社群媒體導致的容貌焦慮,期望能提供相關的反思和關注。

各種焦慮:FOMO ¹ 、相對剝奪 ² 

在生活中,社群媒體的使用可能造成害怕遺失資訊的FOMO,錯失焦慮症(fear of missing out)以及相對剝奪感。前者指的是害怕對於社交事件和場合不知情而產生的焦慮,這讓人們持續不間斷的刷新社群版面,在負面的體驗下增加社群媒體的使用。相對剝奪感則是在心理學中,指人們在經過與周遭群體的比較後,發現自己比不上他人而出現的消極情緒。值得一提的是,這種情形多出現在自身周圍的親近群體,在同質性高的群體中容易產生妒忌、不滿的心態。也因為與明星藝人的資訊交流得以在社群軟體中輕易取得,明星們光鮮亮麗的生活也促使使用者們習慣於相互表現、比較,讓社群平台從單純分享轉變成充滿美好生活的空間,又再加深了相對剝奪感的惡性循環。

Instagram更容易造成心理自卑

約四週前,喀報曾在大學生間發布問卷,其內容關於社群與容貌焦慮,調查大學生使用社群媒體的習慣以及審美相關,最後收到有效問卷135份,男女比為二比八。其中以問卷結果可以發現,在常見的幾個社群媒體中,多數台灣年輕人最常使用Instagram,也有近三成的填答者習慣修圖之後才將圖片上傳社群媒體。這些視覺型的社群媒體或許已影響到部分人對自身的身體意象³

填答者使用社群媒體的頻率之排序,可見Instgram為大多數人最常使用的平台
(圖片來源 / 研究問卷結果

在2021年10月的美國參議院聽證會上,一名曾經的產品經理披露Facebook的內部研究,並表示Facebook長期忽視了旗下的產品擁有意見極端化、危害青少年及兒童的問題,尤其旗下產品Instagram影響了青少年的心理健康。根據英國公共衛生皇家協會(Royal Society for Public Health)於2017年的研究中發現,在幾個常見的社群網站中,Instagram對於情緒以及心理健康造成負面的影響。因Instagram以視覺為主的使用模式,讓用戶交流外在容貌及表象,更容易造成直接的比較和心理自卑。

因應這些問題,今年Instagram全面新增了「隱藏讚數」及「限制留言」等功能,讓使用者可選擇不被讚數多寡影響,希望能有效減少因讚數或是惡意評論帶來的負面效應。

研究顯示Instgram對心理影響最為負面(圖片來源 / 英國公共衛生皇家協會 RSPH

以相片、影片交流的社交世界,著重於外在、奢侈品等生活表層的物質,這種直接且表面的社交模式更容易引發年輕族群的自卑和焦慮。人們在社群媒體上使用修圖技術、濾鏡,讓自己的五官看起來精緻、美麗,保持身材姣好,社會、產業中對身材和容貌的隱形要求更藉由社群媒體擴散,也讓社群逐漸認同和習慣這些「美麗」的現象。

挪威議會立法 試圖改善社群焦慮

值得注意的是,挪威議會在日前通過了《行銷管制法》,要求KOL(Key Opinion Leader關鍵意見領袖)的商業照片若經過編輯或是使用濾鏡,必須要用標準化的標籤來註明,否則就等同於觸法。此法規在教育界、心理學界獲得好評,認為此舉能有效制止傳遞錯誤、極端的審美觀,並能讓容貌焦慮的情形獲得改善。中國政府近期更以打擊醫美產業的策略,試圖解決容貌焦慮的問題⁴。

現今的網絡社加速了審美的相互影響(圖片來源 / Unsplash

容貌焦慮可以造成身材的、五官的極端要求,進而造成越來越多極端減重的問題或是醫美出現,更或許在這些以表象傳遞的事物也影響了人們定義自我該追尋的價值。同時,現今青少年習慣社交的方式多以網路為主,所以網路上的審美相互流通也往低年齡層滲透中,對身心的發展產生影響。容貌焦慮的問題正在影響整個社會的心理健康,是刻不容緩的議題,人與人之間的生活卻也已經和這些社群軟體密不可分,不管是學者、政府或是社群公司本身都開始意識到這些問題,並試圖做出改變。儘管如此,我們在期望社會或是政府做出相對應的措施的同時,自己也需要保持健康的心態,適時地遠離讓人焦躁的資訊和消息。

哪天,你又滑著手機看著朋友們多采多姿的動態,卻感到煩躁、疲乏時,這次或許可以試著放下螢幕,感受並肯定周遭的生活,讓身心好好的放個假。

 

¹ 指對某個社交事件、某段社交經歷、某次社交互動既沒參與也不知情的憂慮。Science Direct
² 最早由美國學者S.A.斯托弗(S.A.Stouffer)提出,其後經R.K.默頓(R.K.Merton)的發展,成為了一種關於群體行為的理論。資訊工程相關產業。
³ 指一個人心目中對自己身體的美學。在心理學中,它往往包括一個人對自己身體的看法、信念和情感態度。
⁴ 市場監管總局關於發佈《醫療美容廣告執法指南》的公告
 
© 2021 All rights Reserved

更多文章

【調查喀】獎牌得主母校 輔大學生看東奧

【調查喀】獎牌得主母校 輔大學生看東奧

刊出日期:2021/11/17|記者:徐愷均、林姵君、盧鈺珊|責任編輯:徐愷均
全文共1924字,閱讀大約需要4分鐘

《社群分享和網媒報導與體育發展》一文中,可以瞭解到大眾關注之於體育發展的重要性。那麼,你有想過為何那麼多人關注了今年的奧運嗎?在什麼情況下能夠促進身為大眾的我們對於體育的關注?面對那麼多形形色色、各式各樣的資訊,我們又為何會轉發體育相關資訊?究竟是如何產生了轉發與討論的動機呢?

東京奧運,輔大學生這樣看

今年東京奧運,臺灣選手在賽場上的表現相當出色,獲得了12面獎牌的耀眼成績,其中舉重選手郭婞淳、桌球選手林昀儒、桌球選手鄭怡靜、拳擊選手黃筱雯,四位獎牌得主皆是私立輔仁大學畢業校友或在學生。本次街訪就造訪了這個有著多位獎牌得主校友的輔仁大學。

或許是因為今年夏天疫情升溫,也有可能是因為天氣太熱,輔仁大學的受訪學生中,百分之七十五的受訪者表示,因為都待在家裡,再加上本屆奧運臺灣選手表現相當亮眼,打響了選手們的知名度,相較於以往有了更多的時間、動力和精力去關注今年的奧運,此外,也有人提到,因為有很多選手都是輔大畢業的,為此而特別關注今年奧運。

在眾多優秀的選手中,受訪者們對於羽球選手戴資穎、桌球選手林昀儒、舉重選手郭婞淳有較多的關心。因為戴資穎是球后,本身名氣就高,又有著與知名度相配的實力,在今年奧運的比賽場場精彩,與泰國選手依瑟儂那一戰,更是讓人在刺激的同時感受到了感動,可以說是場淚水與汗水同存的比賽;林昀儒與郭婞淳也是都有著相當出色的實力,不管是林昀儒最後幾場單打的比賽,還是郭婞淳不斷努力打破自身紀錄,乃至打破了奧運紀錄,都非常有看點,其中更有人表示,因為郭婞淳是輔大畢業的,令人感到與有榮焉!

從輔大受訪學生的說法看來,外在環境如疫情爆發,讓大家待在家中的時間增加,恰逢東京奧運在此時舉辦,於是對奧運的關注度就提高了。此外,選手的個人背景如學校,與閱聽人自身關聯程度愈高,愈會引起閱聽人的關心。

網路貼文,輔大學生這樣做

對於今年奧運開始後,社群網路上如雨後春筍般出現的眾多貼文,有受訪者提到,戴資穎發布的她與泰國選手依瑟儂的手繪圖令人難忘,這種賽場上是敵人,賽場外是朋友,亦敵亦友的友情令人感動。其他選手賽後發布的感謝文、感想文亦是令人印象深刻。那麼,對於這些貼文,受訪者們都做出了什麼回饋呢?

大部分的受訪者都有在Instagram上發布限時動態,多是以轉發選手或總統祝賀的貼文為主,轉發的動機包含對該運動特別有共鳴,例如受訪者中有位輔大體育系田徑七項全能的女學生表示,她會轉發與田徑相關的資訊,因為看得懂比賽也與她自身的相關性較高,另外也有人是為了較知名的選手得牌感到高興而轉發。

由此可知,貼文內容與自身關聯程度、選手知名度以及選手表現都會促進閱聽人產生轉發與討論的行為動機。

選手社群,輔大學生這樣想

《媒體與社群下的體育網紅化》一文中提到,運動選手近年來在社群網路上相當活躍,代言和業配的情況亦是十分熱絡。對此現象,閱聽人是否有所察覺呢?受訪者們一致認為上述現象確實存在且明顯,並舉例了戴資穎的種種代言和業配作為說明,但受訪者們也提到,除了廣告代言之外,選手們也時常在Instagram上分享自己的生活和比賽近況。

可知受訪者們對於運動選手們在社交網路上的活動有一定的關注,那關注一個運動選手的原因為何?受訪者們表示,選手的體育表現會是影響他們關注該名選手與否的主要因素,可見選手的表現仍是促成大眾關注的重要條件,正如《社群分享和網媒報導與體育發展》中所說的,選手表現與大眾關注之間,有著明顯的相互影響關係。

費解現象,大家一起來思考

綜上所述,要促進大眾對於體育的關注,首先必須要在賽季,就如今年有體育界的盛事東京奧運舉辦,又剛好大眾因為疫情不得不待在家中,就有了時間可以去觀看體育賽事,瞭解選手們在賽場上的表現,因此增加了對於選手的關心,進而將這種關注推及至對整個體育界的關注。至於閱聽人如何產生轉發、討論的動機,除了選手知名度與表現外,貼文內容與自身關聯程度,還有周圍朋友的轉發行為與討論等原因,也就是說,該則訊息在閱聽人眼中曝光次數愈多,愈會激發閱聽人產生轉發與討論的動機、行為。

透過此次街訪,除了瞭解輔大學生對今年奧運的看法、轉發社群網路貼文的意義和動機之外,亦發現了一個令人費解的現象:為何同是獎牌得主又是輔大學生,同樣表現傑出、屢破紀錄,桌球選手鄭怡靜和拳擊選手黃筱雯在街訪的過程中卻未曾被提及?難道是剛好受訪者們對兩位選手的關注較少?還是媒體報導量與社群討論度較低?也許這是個值得去思考的問題。

© 2021 All rights Reserved

更多文章

網媒報導和社群分享與體育發展

網媒報導和社群分享與體育發展

刊出日期:2021/11/10|文字:盧鈺珊、徐愷均、林姵君|責任編輯:盧鈺珊
全文共3407字,閱讀大約需要7分鐘

2021年東京奧運開始之後,你是否曾在自己的社交平台上發表與奧運相關的訊息或關注運動選手?你有沒有注意到那時候有很多人在自己的社交網路上稱讚某位選手,或是為某場賽事加油?當時整個社交網路上充斥著與體育相關的資訊,網路媒體大肆報導奧運及體育相關內容,但,你知道你的關注和討論,可能促進臺灣體育發展嗎?

▲  關注和討論可能促進體育發展。(圖片來源/Pexels

曝光度與討論聲量是什麼?

2021年夏天,不論在網路媒體還是社群媒體上,運動選手與體育相關的報導內容和討論都增加了,由東京奧運帶起的體育熱潮,就和當時的天氣一樣,熱度高居不下,體育以及運動選手的曝光度和討論聲量達到高峰。這些曝光度和討論聲量分別代表什麼?這兩者對於體育的發展又會造成什麼影響?

曝光度簡單地說就是指訊息暴露在受眾視野中的頻率,討論聲量則是指網路上對某議題或訊息的討論程度。究竟奧運開始之後,網路報導及社群媒體上都在討論什麼樣的內容呢?

東奧在網路社群與媒體間的互動

▲  臉書「奧運、東京奧運、東奧」三大關鍵字討論度表格。(圖片來源/盧鈺珊製)

本次透過《Qsearch》追蹤奧運前後兩個月(2021年4月1日至2021年9月30日),有關「奧運、東京奧運與東奧」的 Facebook 網路聲量,分析綜合文章數量、貼文心情數、按讚數、留言數與分享數,可以發現「奧運」一詞為討論度與互動率最高的關鍵字,故以下圖表將以奧運為出發點做後續的分析。

▲  臉書「奧運、東京奧運、東奧」三大關鍵字頻率分布折線圖。(圖片來源/盧鈺珊製)

而以上的趨勢圖為奧運、東京奧運、東奧三大關鍵字在今年奧運前後兩個月於 Facebook 的貼文總數分析,其中,可以發現兩個高點,首先是2021年7月21日臺灣舉重選手郭婞淳摘下本屆奧運首面金牌,除了本人親自發文之外,還有總統與各大體育台、新聞台祝賀,總共有多達12678篇貼文;第二是2021年8月01日世界球后戴資穎摘下奧運羽球女單銀牌,為臺灣羽球女單史上的最佳成績,此外,體操選手李智凱與高爾夫球選手潘政琮也為台灣摘下該項目的首面獎牌,總共多達12325篇貼文。


另外,除了各大體育台、新聞台與政治人物之外,許多其他領域的社交媒體影響力人物與網紅也紛紛發布相關貼文,舉2021年7月21日為例,美籍韓裔的知名男歌手李玖哲,於郭婞淳得牌當下立即發布合照與一句話的貼文,便獲高達15,215.3的互動率,為當日互動率排名的第六名,與郭婞淳本人、總統與許多奧運選手並列。再舉2021年8月01日為例,知名網紅波特王 Potter King 僅發表短短七行的純文字貼文,獲得了13156.7的互動率;受封「國師」的唐綺陽同樣也發布簡短的圖文貼文,獲得了12731.7的互動率,以上兩者的貼文更列入當日前二十大互動率排名貼文,與柯文哲、愛爾達體育家族並列。在各種不同領域有影響力的人士紛紛在社群網路上發表體育相關內容貼文,更是因此提高了體育資訊的曝光。

▲  臉書「奧運」相關貼文關鍵字文字雲。(圖片來源/盧鈺珊製)

在2021年4月1日至2021年9月30日在臉書的關鍵字分析中,可以在文字雲中了解社群軟體在奧運前後兩個月不同的討論熱度。從中發現,除了奧運與東京奧運之外,金牌、獎牌、銀牌擁有第二高的討論程度,郭婞淳、戴資穎、楊勇緯、王齊麟與李洋等也有很高的佔比,彰顯我國對於得牌的欣喜與熱情。

▲  Ettoday一年內東奧相關文章分類。(圖片來源/徐愷均製)

最後,同樣用關鍵字「奧運、東京奧運、東奧」進行報導搜尋,並從媒體報導的分類數量進行分析。從上圖圖表中,以台灣最大流量網路媒體平台Ettoday為基準,分析出近一年內與關鍵字相關的文章在平台上的分類分布,除了體育的分類高達5791則之外,國際、政治、生活、影劇、財經以及時尚的分類總和也有將近2500則報導之多,可以略顯示出東京奧運對於運動之外的領域觸及廣泛。而在生活與影劇分類中的報導內容更是集中於選手的生活圈與其外型,這些奧運及選手相關的周邊信息產生了一定的流量,可以從中與社群網路的關注焦點產生一定的呼應。其中,體育與生活分類當中更是有多篇轉發YouTuber與東奧相關影片的報導文章,也能顯示出新世代網路自營者與媒體流量之間緊密的關係。

運動周邊信息的關注度提高固然對商業與運動界發展有益,但資訊膨脹的狀態下是否會產生任何副作用呢?

曝光與討論增加是好事?當心適得其反!

曾任奧運中華男足球隊總教練的國立陽明交通大學體育教授張生平認為,媒體報導、大眾關注討論確實會影響運動項目的發展。以足球為例,大約三十年前足球就已經是全世界最風行的運動,當年的臺灣足球因為沒有機會進世界盃足球賽比賽,因此當時媒體在世足開始前兩三個禮拜才開始關注相關消息,相對於國際媒體對足球項目的關注度較低,雖然近年來有所提升,但最近2022世足賽亞洲區32強的內賽相當競爭,其他亞洲國家的媒體早已開始關注,臺灣媒體至今仍還沒開始關注,相較之下對於足球發展可能就無法提供幫助。

此外,張生平表示,若要促進一個運動項目的發展,最適切有效的方法是有一個具代表性的明星球員,藉由媒體報導宣傳球員本身的運動表現或外型條件,先引起大眾對於明星球員的關注及討論,獲得企業贊助的訓練資源,進而提高訓練質量,以爭取在賽場上有更亮眼的表現。

然而,張生平也說,臺灣足球要培養明星球員並不容易,除了需要一定的機運外,因為足球是團體運動,要獲得個人身價或名氣相較於單人運動更加困難。

另外,明星球員必須擁有優良形象。如最近中華足球隊到泰國比賽時有相當多的負面新聞,球員賽前違紀飲酒,臨時撤換主力球員,總教練因此遭停權等爭議,且如今網路媒體興盛,接收事件的方式已經不再限於定時坐在電視機前守著新聞報導,透過網路媒體的報導,事件的發酵速度和傳播範圍更快、更廣泛,「所以靠媒體發展是好的,但對相關要求就需要嚴格,像這次事件就對臺灣足球發展造成了相當大的傷害。」張生平說。

如此看來,曝光度及討論聲量並非只要提高就能對體育發展有益,只有好的曝光與討論才能有效促進體育發展,否則只會適得其反。

▲  張生平接受採訪畫面。(圖片來源/盧鈺珊攝)

大眾關注 x 企業贊助 x 選手表現,環環相扣的循環關係

若要培養出優秀的運動選手,好的資源支持是必不可少的,而資源需要的是經費支撐,在臺灣,即便是國家代表隊的運動選手也無法獲得很好的待遇和資源,像美國的贊助商與經濟資源較多,所以即使沒有國家資源支持也能穩定發展,而臺灣的運動選手則無,除了仰賴贊助商或廣告收入之外,就只能依靠自己的金錢去支撐比賽生涯,因此企業的資助就顯得十分重要。

優質的曝光度及討論聲量提升,可以讓大眾對體育的關注度和討論度增加,進而引起企業的注意和資助,並提高政府對體育發展的重視。如此一來,選手們將有機會可以獲得更好的資源,人力資源如教練、物理治療師、營養師等,設備資源如訓練場地、裝備器材等,選手們有了優質資源,較可能在比賽中獲得佳績。 

這就像是一個環環相扣的循環過程,大眾關注、企業贊助、選手表現,這三個環節缺一不可,缺少了任何一環,循環就將中斷,而網路媒體報導(曝光度)與社群網路分享(討論聲量)就是用以連接這些環節之間的橋樑,將上一個環節的信號傳達至下一個環節。也就是說,大眾關注、企業贊助、選手表現這三者以媒體報導及社群分享作為途徑傳遞相互影響。所以,請不要吝嗇你對於體育的討論和關注,每一則討論、每一個關注,都將可能成為促進臺灣體育發展的助力!

▲  大眾關注、企業贊助、選手表現三者關係環環相扣、缺一不可。(圖片來源/林姵君製)

本分析報告使用《Qsearch》,針對指定議題進行文本分析

觀測期間:2021/04/01~2021/09/30
觀測來源:Facebook

© 2021 All rights Reserved

更多文章

【影音喀】阿用如何讓驗世代沒煩惱(下集)

刊出日期:2021/11/17|影音:|責任編輯:
提到厭世代,許多人大概馬上聯想到無力感、人生好難等負面形容,本組也有專題報導讓現在年輕人出現厭世的低薪、高房價等背景因素。 了解何謂厭世代之後,可能有人會有疑問,是不是所有的人都沉浸在這麼消極的低氣壓中呢,答案是否定的!

有些人拍攝搞笑影片讓厭世的大家下班後能夠有舒壓的小確幸時光,本周就邀請到在抖音平台上擁有11.8萬粉絲、ig追蹤數1.8萬人的地獄系學生網紅 —— 阿用,來聊聊關於他拍攝抖音的源起,以及他對於利用傳播科技在所謂厭世代中如何開拓自己的道路,以及她對於所謂厭世代的看法吧!
▲  【影音喀】阿用如何讓驗世代沒煩惱(下)(影片來源 /莊亦軒製)
© 2021 All rights Reserved

更多文章

媒體與社群下的體育網紅化

媒體與社群下的體育網紅化

刊出日期:2021/11/03|圖文:林姵君、盧鈺珊、徐愷均|責任編輯:林姵君
全文共3558字,閱讀大約需要7分鐘

近年來許多媒體將鎂光燈對準運動選手賽場外的生活,也愈來愈多運動選手認真經營自己的社群媒體,接廣告、代言、上節目等活動亦是愈加頻繁,逐漸形成體育報導和運動選手「網紅化」的潮流。你關注的運動選手近來人氣上升社群媒體版面上因此多了很多業配廣告,讓你不禁疑惑:我關注的究竟是運動員還是網紅?難道我的關注成為運動員賺錢的工具了嗎?

© 2021 All rights Reserved

更多文章

改變社會,從設計開始

刊出日期:2021/11/03|圖文:卓宜璇|責任編輯:陳亭佑
全文共1885字,閱讀大約需要3分鐘

你想像中的設計是什麼樣子?是一張漂亮的宣傳海報,還是盒裝牛奶糖的精緻包裝?其實,設計不僅是做出漂亮的視覺,它貼近我們的生活並解決社會問題,使這個社會更美好。

▲  生活處處有設計。(圖片來源/Pexels

設計,無所不在

當我們握起一枝筆,流暢地書寫創作,除了腦中等待爆發的豐富詞藻外,符合握筆姿勢弧度的筆桿與適量的油墨,提供我們絕佳的寫作體驗;或是穿越斑馬線時,小綠人和我們一起隨著秒數倒數往前奔跑,為「過馬路」這件事增添幾分趣味。這些是生活中不起眼的設計,但有了它們,我們的生活變得更加便利,甚至富有趣味性。將眾多的設計結合,可以創造出更大的價值,並使我們的社會環境更貼近「人性」

▲  小綠人紅綠燈。(圖片來源/Pexels

社會設計——推動社會的力量

那麼,社會設計又是什麼?若我們把「社會」和「設計」拆開來看,或許容易理解,畢竟社會學以及設計學,並不是什麼新概念。但兩者碰撞在一起時,便產生一種新的概念。

社會設計的起源眾說紛紜,不過普遍認為1971年出版的書籍《為真實社會而設計》是這個概念的濫觴。在此之前,設計一直被認為是「只為社會頂端的百分之五族群而生」,所以當設計領域出現一個「以大眾及社會為主」的概念,就像原本茂密的大樹長出了一株枝椏,一個新的發展方向就此展開

簡單地說,牽涉到「全民利益」的設計,都可以被歸納在社會設計的範疇內。例如,在窄小難行的巷子中,如何透過道路設計讓行人也有平等的用路權;位在板塊活躍帶的國家,如何透過遊戲設計,教育居民應對突如其來的地震;高緯度國家在冬季永夜時,如何運用設計,讓交通安全標誌更能發揮保障行人與車輛安全的作用。上述例子體現了社會設計多半時候是在人與空間、物件互動的情境下所衍生的,而這些和我們的日常息息相關。社會設計能提供我們舒適、友善的社會,甚至能夠保護我們的生命安全,成為推動城市進步的重要力量。

臺灣的社會設計力量

而社會設計在臺灣發展如何呢?「2015年十月舉辦的臺北設計城市展,可以說是為臺灣的社會設計點燃了傳播的火種。」中研院社會學研究所教授鄭陸霖在《尋常的社會設計:一位任性社會學者的選物展》一書中如此寫道。而在這之前,其實臺灣就已經有許多默默在地耕耘的社會設計團體,如2012年成立的5% Design Action、2013年成立的好伴駐創(好伴社計前身),他們捲起衣袖走入臺灣社會,試圖為這片土地做些什麼,使它更好更美。

到了2019年,臺灣的設計公部門「台灣創意設計中心」(台灣設計研究院前身)開始在社會設計領域中嶄露頭角,同年10月份協辦由日本神戶創意設計中心舉辦的「LIFE IS CREATIVE」特展,在臺中展出臺灣的社會設計案例。除此之外,台創中心更在同年末成為「社會設計實踐計劃」的主辦方,以「防災」為主題,邀請設計師針對這個社會議題,提出可能的設計點子,並在兩年內先後舉辦了防災設計展「消消防災」以及防災商品募資專案「OHHHH 防災-哇哉!」。有別於以往單方面傳播的無趣防災標語或影片,設計師們將防災知識及應對措施以精緻可愛的視覺設計,包裝成桌遊組、遊戲組以及教具,透過設計賦予「防災」煥然一新的氣象,有效地傳遞給社會大眾。

▲  「OHHHH 防災-哇哉!」嘖嘖募資計畫。(圖片來源/OHHHH 防災-哇哉!社會設計實踐計畫 FB粉絲專頁

當社會設計遇上科技

如今,透過科技的力量,議題或事件得以傳遞得更遠更廣,透過技術還能使其立體化呈現,讓人彷彿身臨其境。而當設計領域和科技結合,讓設計多了更多可能性,應用與影響層面也愈加廣闊。

國立陽明交通大學(前國立交通大學)跨領域設計團隊UNICODE,在2014年以作品「蘭花屋」參與歐洲盃十項全能能源屋競賽。作品概念發想源自臺灣城市中常見的建築「鐵皮屋」,運用建築設計結合科技技術,綠能構造系統貫穿屋子裡裡外外,希望取代樓頂的鐵皮屋,成為城市天空新「綠」量。此作品透過環保同時增加居住空間的方式,為樓頂空間遭挪用、城市居住大不易等問題提供解方

▲  人與科技的接觸。(圖片來源/Pexels

本專題前半部分以「社會設計結合科技」為主軸,後兩篇將深入介紹兩個臺灣的實際案例,凸顯在「無處不科技」的現代,社會設計也不缺席。透過設計與科技的結合,除了帶來高科技體驗外,也將改變推至更高的層次——改變社會、改善環境,讓生活周遭的一切更貼近人們的真實需求。

© 2021 All rights Reserved

更多文章

疫情之下,你該拿資訊焦慮與自身情緒怎麼辦?

刊出日期:2021/11/03|圖文:鍾思綺|責任編輯:古子寧
全文共1619字,閱讀大約需要4分鐘

疫情期間的資訊選擇與自身情緒可謂息息相關,如何篩選對自身有益的資訊與調適疫情期間緊繃的身心狀態?這篇文章絕對有你需要的!

▲  網路上充斥著與Covid-19疫情相關的資訊。(圖片來源 / Unsplash

你應該要知道的「資訊焦慮」

暴露在過多與自身生命攸關的資訊中,難免令人無所適從:當你看到符合自身條件的敘述時,會不自覺將自己投射其中嗎?

在高機率接觸到病毒的環境中,我們經常身體微恙但卻誤認自己身患絕症,上網查找相關資訊,很可能會得到過於誇大的情況以至於被誤導,導致自己的身心理健康每況愈下,網路自診症(Cyberchondria)即是該種情況。

許多中老年人因疫情而無法動身前往醫院,便常聽信親友的偏方或自己上網搜查病情及症狀等相關資訊,而導致心理壓力大增;部分年輕族群也因為對疫情不具備足夠知識,而常誤以為自己感染了新冠肺炎,造成不必要的誤會及恐慌。

▲  資訊焦慮解決五步驟。(圖片來源 / 鍾思綺製)

關閉螢幕、閉上眼睛休息一下,這些資訊真的實用嗎?與其接觸不必要的資訊,不如遠離3C,把注意力集中在自己身上。有些事情已經發生了,或許可以專注當下,著手讓現況不同以往。

唯有自己,才擁有主導一切的根本之力。

假資訊手法大揭密

疫情期間,居家或實體上課、辦公的人們,都身處在資訊的洪流中,只要接觸各式各樣的媒體,疫情的相關資訊即會隨之湧入。適時吸收並發掘周遭的資訊固然是好事,但若過度服用將會對我們的身心造成危害,嚴重時甚至會產生心理疾病,在疫情期間將二度重創我們的生活。

董氏基金會的華文心理健康網指出,在三級警戒期間的台灣,年輕母親的壓力相對較高、緊張型的年長者會變得更加焦慮,進而出現失眠、心理健康問題。

疫情期間,新聞媒體無不充斥著關於疫情趨勢、醫療人員搶救病患性命、國內外經濟損失、疫苗供需不平等負面報導。民眾可能因日常行程脫序而面臨極大生心理壓力,若再過度關注該類別消息,可能對跟上疫情趨勢的目標背道而馳。

▲  資訊沉浸的惡性循環與改善建議。(圖片來源 / 鍾思綺製

「喝大蒜水可以治療新型冠狀病毒?」疫情期間人心慌慌,有心人士傾向利用該次機會操弄民眾的心理,趁機推銷產品或散播不實資訊操弄局勢,你有沒有不小心上當過?當我們知曉了假資訊散播者的常用手段,即可提升警覺意識,若對該資訊有疑惑,仍需再三查證,避免更多人受騙上當。

2021年5月時,社群平台Line曾流傳一則關於不實補助之消息:「行政院決議,每人補助疫情援助金新台幣10,000元」,並提供另一個連結供民眾查詢詳情。該消息看似令人心動,實則為可能使你惹禍上身的假消息!

面對可疑訊息時,可先利用政府及民間相關平台(如:事實查核中心、LINE訊息查證)查證,確認該消息為真後,再轉發分享也不遲,否則散播不實資訊將造成誤信者的損失,更可能觸法並遭受嚴重的法律制裁。

▲  假資訊來源與常用釣魚手法。(圖片來源 / 鍾思綺製
PEACE五步驟保護你!

「我很常往返學校與家裡,即使做了萬全準備,但還是很怕遭受病毒波及,因此會特別關注自己所在地區的疫情資訊……」陳同學停頓了一下,「之後看到某地區今日確診人數及死亡個案時,很常會讓我心情低落,導致即使疫情好轉,我也不敢鬆懈。」

「然後我爸媽的工作是會因警戒提升而被迫終止的類型,他們時常關注疫情資訊,並盼望自己的工作能早日回歸正軌;即使警戒等級已下降,他們仍會憂慮未來是否又回歸三級警戒並失業……」陳同學語帶憂慮地說著。

上述的情況,你是否曾有耳聞又或許親身體會過呢?

這些都是真實發生在疫情期間的故事,有人因為疫情失去性命、失去唯一收入、失去與親人見面的機會、失去自己的平凡生活……,每個人經歷的情況輕重不一,在我們療傷的同時,經常接觸到的訊息讓你感到失意,而在他人或自己陷入低落及無助的情況時,我們該如何跳脫現況,努力掙脫負面情緒呢?
▲  衛福部提供的疫情期間舒緩焦慮之五步驟。(圖片來源 / 鍾思綺製
疫情期間的生命反思—You only live once!

疫情之下,生命顯得更難能可貴,短暫且可能轉眼即逝,任誰都無法預測明天。在病毒的肆虐下,我們時不時地會著急、焦慮、恐懼……這些情緒雖無法避免,但冷靜再尋求解決之道是最可靠的方法。

身處在資訊的中心點是把雙面刃,但若能適量汲取並釐清自己所需,將會是破除流言迷思、辨識大局的利器!而每個人的生命都只有一次,與其永遠留在風雨中,不如打起精神收拾好心情,繼續跟在乎的人們一起共同支持走下去!

先別急著走~

花費幾分鐘時間填寫問卷 ⬇️
#YOLO gift card — 專屬您的數位禮物
即可領取你的生活微甜提案!

© 2021 All rights Reserved

更多文章

時代所趨?興趣使然?高校青年轉「碼」熱

刊出日期:2021/11/03|文字:洪揚|責任編輯:陳冠羽
全文共4238字,閱讀大約需要9分鐘

得益於堅厚的行業基礎,資訊工程領域已成為網路時代炙手可熱的新貴。面對軟體工程師優渥的薪資與海量就業機會,大量非資工專業學子整合利用身邊的種種資源,競相開啟程式之路。

囿於幸存者偏差,旁觀的我們往往只看見工程師令人艷羨的高薪與「只有跳槽,沒有裁員」的平穩上升路徑,卻忽略了群體標籤下每一位拼搏在轉「碼」道路上的年輕人,在進入新領域時所做出的抉擇、面臨的挑戰。本文著眼於背景各異的跨域青年的真實經歷,為未來想轉進資工領域者提供一份參考。

▲  陽明交大資訊科學與工程研究所的實驗室内,研究生易新旭正在寫代碼。跨專業申請研究所是非資工專業學生轉入CS(Computer Science)領域的熱門途徑之一。(照片來源 / 洪揚攝)

你也選擇CS嗎?

「我有個土木專業的朋友,當時是他們系專排第一,但傳統工科領域從十年前開始就一直在走下坡路,所以他一直想轉專業。」

坐在平時工作的電腦前,就讀國立陽明交通大學資訊科學與工程研究所的易新旭,正向我們講述一個對他而言影響深遠的選擇,「後來我朋友申請美國的研究所,同時拿到UCB(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Berkeley)土木工程和猶他大學(University of Uta)計算機的Offer。但令我們驚訝的是,他最後為了唸計算機專業,決定去排名一般的猶他大學。當時我下定決心要轉到資工,很大程度上是受了他的衝擊,加上就業前景、大環境趨勢等等,我就想試試看。」

「跨專業申請」或「跨考研究所」對於想進入CS(Computer Science)領域的高校學生¹而言,是相當主流的路徑,每年都有眾多畢業生做出與易新旭相同的選擇。據台灣知識庫統計,2021年研究所推甄中,資訊聯招持續為陽明交大最熱門系所,報名人數高達886人;僅近年來發展勢頭良好的「人工智慧技術與應用」專業,報名人數就154人,錄取率低至5.84%,頗有千軍萬馬過獨木橋之態。

陽明交大的大四學生林紀晴,在10月上旬遞交了國立成功大學人工智慧科技碩士學位學程的申請。此前,她還申請了國立清華大學資訊系統與應用研究所,接下來正是緊鑼密鼓準備面試的時候。「這兩所都是夢幻校系的定位。」林紀晴笑道,「成大的AI學程(人工智慧科技碩士學位學程)有兩位不同專業的共同指導教授,很適合跨領域的同學。」

與一般轉專業申請者相比,林紀晴的履歷更為與眾不同——她原為文組背景,從人文社會學系轉至外文系後,又輔修資工,並有在科技管理研究所擔任研究助理的經驗。比起不少單憑一腔熱情的轉「碼」者,林紀晴有著超前、清晰的生涯規劃。早在大一剛入學時,她便與資工系學生一同修習計算機概論與程式設計,為此她大膽退選與之衝堂的本系必修課。此後,由於人社系學生需在另一校區上課,給跨域修課造成了諸多不便,她便選擇轉專業至本校區的外文系,也因此找到在自然語言處理方面的興趣,將習得的多領域知識進行有機串連。

「我覺得對於自然語言處理這一塊,一是有興趣,二是也能做得來,三是大勢所趨吧,畢竟現在資工非常熱門。」林紀晴敘述著她確立自己感興趣的研究方向的經過,「不過其實我的興趣很多元,只要課表有空著,我都會去嘗試修不同科系的課,先不用侷限自己一定往哪個方向。」

▲  林紀晴畢業照。(照片來源 / 受訪者提供)

像林紀晴這樣,出於興趣以及對自身能力的評估而涉足資訊工程領域的學生,為數不少。自下而上的群體需求,與自上而下的時代浪潮交融,匯聚成一股勢不可擋的力量,推動高等教育不斷向跨領域、多元化轉型。早在2018年,台灣已有149所大學在推進各類跨域學程,這些學程的實施客觀上促使了有意願、有興趣培育第二專長的學生勇敢邁出第一步。以在推動跨域學習方面起步較早的陽明交大為例,其在不延長修業年限、不大幅增加學分數的原則下,全面推行跨域學程。學程的申請通過人數逐年上升,從105學年僅18人,到108學年已發展至203人

陽明交大資訊管理與財務金融學系的大四生馬金良,就是一位跨域學程申請者。他來自中國遼寧省,儘管來台三年有餘,一開口仍是地道的東北腔。「我大二的時候跟電機系的女朋友一起上了一門『進階物件導向程式設計』,這門課激發了我對寫程式的興趣,感覺在這方面突然開竅了,後來我就打算雙主修資工。」

由於新冠疫情掣肘,整個大二下半學期,馬金梁滯留大陸無法返台,大三時才有機會正式開啟雙主修之路。由於起步較晚,必修課的衝堂問題難以調和,儘管曾在一學期超負荷地修完30學分,對馬金梁而言,要拿到雙主修學位,還是只有延遲畢業這一個選擇。多方權衡後,他改為申請跨域學程,同時提前修習研究所課程,為來年進入與大數據處理更為相關的資管所做準備。

今年同樣申請了資管所的,還有外文系的林紀晴。儘管他們彼此並不相識,但來自五湖四海的轉「碼」青年終會同歸於殊途。

▲  馬金良正在接受訪談(照片來源 / 翁思懷攝)

網路紅利的時代,年輕人的舞台

青年學子與資工的跨界相遇往往始於興趣,發展於對自身能力、素養的認知,最終回歸到對時代大方向的把握。第三次科技革命帶來的電子資訊產業形塑了社會的當下與未來,幾十年間新興技術不斷湧現,如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雲端計算(Cloud Computing)、區塊鏈(Block Chain)、物聯網(Internet of Things)⋯⋯ 高等教育資源也不斷往這些熱門領域傾斜,助力高新技術人才的培育。

雖然當前高校教育對於資訊技術人才的培養已頗具規模,但不斷出現的新領域仍有較大的人才缺口,創新型技術人才的培養仍有進一步擴展的空間。未來將會長期處於網路時代,而互聯網發展所帶來的紅利會讓計算機行業長期位於時代的「風口」²

易新旭在受到朋友刺激前,已對資訊工程產業未來的發展有自己的評估:「不管是媒體設備,還是物聯網、雲計算,可能熱點一直在變,但始終在這一個領域內。沒有真正接觸這個領域之前,你很難理解計算機的真實發展速度有多快。而傳統工科方面,因為經過了長期發展,已經很難有非常大的突破。即使真的出現新的『風口』,也應該是學計算機的人最容易轉過去。」

永不飽和的市場無疑為躋身CS領域的青年們提供了最為寬廣的展演舞台,與傳統產業的架構不同,資訊技術產業更多由年輕人來發展壯大。穩定清晰的職涯發展路徑、優越的薪資水平,均為吸引年輕族群開啟轉「碼」之路的主要動因。

「我學CS主要考慮的就是未來就業。」馬金良這學期也在積極籌備著假期進入大陸的互聯網大廠實習,「其實我一直想進互聯網公司,想做遊戲相關的工作⋯⋯我覺得現在的遊戲產業存在很多問題,希望能有機會貢獻一下自己的思維與想法。」

如他們一般,帶著自身專業領域的見解與鮮活的想法跨入資工的青年學子還有很多。游毓堂就讀於陽明交大「特殊選才」的百川系。他在17歲時赴美學習商業管理,後轉專業至生物科技,並在紐約石溪大學(Stony Brook University)接觸了一些程式設計課程。那時年齡尚小的他只單純認為程式「很酷」,待返回台灣後,他有了對時代趨勢與個人發展更為全面的考量,決定繼續選擇修習資工系的課程,為未來就業不斷積累優勢。「我原來就有做手機App的開發以及物聯網相關的小專案,所以更多是把程式作為一種工具,看專案需要用到什麼技能,再去有針對性地學習。」

▲  游毓堂正在主持活動(照片來源 / 受訪者提供)

工程師首先是個「人」

與一般媒體再現的內向拘謹、不擅言辭的工程師形象不同,這些跨領域或轉專業就讀資工的青年性格迥異、千人千面,其中不乏熱衷於社交或興趣愛好廣泛者。易新旭在大學階段身兼演講社社長、辯論隊隊長等職,多次組織跨校大型賽事,這些活動作為興趣愛好為他的大學生涯增添了不少高光時刻。

「我覺得工程師首先是一個『人』,那作為一個人他本身就有性格內向、外向之分。難道工程師中就沒有性格外向的嗎?難道經管、法學專業就沒有性格木訥的嗎?」易新旭分析道,大家會有這樣的刻板印象很大程度是工程師較為隔絕的工作環境使然,但要拋除這些顯性的觀念才能看見工程師真正的生活狀態。

以資工為第二專長的游毓堂也是一名擅長社交者,除擔任陽明交大學聯會分會長外,他也是學生計算機年會的總召,以期為程式教育在台灣的普及盡一份力。儘管他一度不敢確定自身的知識積累,是否會因專業跨度過大而缺乏主軸,但隨著不斷結識志同道合的夥伴,游毓堂逐漸整合自己跨越多個領域的經驗,更明晰未來的發展方向。「跨域幫助我更好地理解資工系同學的想法,跟他們更深入地交流與合作。」

在群體標籤下,我們時常看不見個體的鮮活的人,而這些刻板印象也會對我們自身價值判斷產生影響。當談及文組學生是否在學程式過程中存在更多障礙時,林紀晴直言道:「其實不會有人因為你是文組而有什麼看法,學習中遇到困難的時候,只要看到問題出在哪,就有辦法解決。只要自己想學,就不必因為是文組而有任何顧慮。」

文組經歷實則也正是林紀晴相比理工科同學的優勢所在,人類學、研究方法的訓練鍛煉與啟發了她的思維方式,而在外文系系統接受的語言學知識,更為自然語言處理技術的研究打下深厚基礎。

▲  林紀晴認為,不必因為自己是文組而對跨域資工有所顧慮(照片來源 / 陳冠羽攝)

黎明前的黑暗

每個行業都有其「黎明前的黑暗」³,炙手可熱的資訊產業亦然。互聯網的未來雖具有無限潛力,但產業發展已不復前些年極速擴張的態勢。在2013~2014年的「互聯網+」浪潮下,許多大公司突圍的關鍵策略是「拼人力」,降低門檻擴招大量工程師,形成網路時代新的「勞動密集型」企業,也因此不少工程師自嘲地稱呼自己為「碼農」。而這種低產能的擴張方式所積累的弊端終會爆發,表徵之一即為近年來全球科技業的大裁員 。狂熱減退、浮雲漸散之後,高速迭代的資訊產業更需要具備強大專業技能與創新能力的人才。

「現在互聯網行業門檻不亞於金融業,碩士是標配了。」資財系的馬金良感慨道。

入職門檻的提升無疑對跨領域學習者提出了更高層次的要求。今年是易新旭讀碩的第三年,前不久他剛送別了畢業的室友。每當被問及何時畢業,他總感到一股無形的壓力。

「我是零基礎轉到資工,什麼都沒學過,一開始找不到導師壓力特別大⋯⋯碩一課前我經常會熬夜看書,因為不希望第二天在課堂上什麼也聽不懂。」易新旭沈吟道,「其實學習本身不難,但如果過程中長期缺乏正面反饋,會讓堅持變得很痛苦⋯⋯不過在當初做出選擇的時候,就要考慮到並且接受這樣的結果。」

▲  在實驗室工作的易新旭(照片來源 / 洪揚攝)

即使是對自己的學業生涯有著明確規劃的林紀晴,也曾經歷迷惘時分。「我最多一學期修了32學分,當時還有不算學分的實驗課、還要參加研究項目等等,個人的休閒娛樂時間完全被壓縮。而且因為修的課太多,會很難兼顧到GPA。當時我有些迷茫,懷疑我這樣的努力到底會不會有收穫。」幸而林紀晴大一時就有一群一起跨域修課的好友,在感到失落時每每與他們交流,總會幫助自己重新振作。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困境和難處,等走過來之後回頭再看其實也沒什麼。而且所學的知識在不知不覺中都會用到,只是學的當下並不知道,所以都能恢復正向的思維。」林紀晴說道,餐廳的燈光將她的雙眸映得透亮,「對我來說,即使GPA不夠高導致推甄沒有上,也沒有太大影響。我覺得直接進入職場也能學到不一樣的東西,並不是說一定要走研究所。關鍵還是看你真正學到了什麼。」

每個行業都會有其黎明前的黑暗,但黑暗終究是光明的先導。或許正如《中庸》寫道,「生而知之;或學而知之;或困而知之:其知之,一也。或安而行之;或利而行之;或勉強而行之:及其成功,一也」。雖然跨域青年在紮根新學門的過程中,需要孤身走過漫長而寒凜的道路,傾注比本專業學生更多的汗水與心血;但只要終能整合自身所學,辨識出真正的心之所向,便也可以笑著說出:「及其成功,一也。」

 

文章註釋:
1   本文的「高校」為屬高等教育範疇的各類大專院校之統稱。「高校青年」含大學生、碩博士生以及應屆畢業生。
2 「風口」為中國互聯網行業常見用語,出自小米創辦人雷軍的名句「站在風口上,豬都會飛」,原句意為創業者應順應時代趨勢而動,找准「風口」方能成功,後衍生出「飛豬理論」「風口」等語彙。「風口」意為時代紅利集中賦能的熱門產業,在當今社會,尤指互聯網、資訊工程相關產業。資料參考自:T客邦
3 「每個行業都有它黎明前的黑暗」,出自哈佛才女許吉如於《青年的力量》欄目的演講。資料參考自:台部落
4    全球科技界裁員數據,取自Layoffs.fyi

© 2021 All rights Reserved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