逆勢出擊?Simplism簡單保養創辦人戴育旻:4個原因,保養儀式永續不敗

逆勢出擊?Simplism簡單保養創辦人戴育旻:4個原因,保養儀式永續不敗

刊出日期:2021/12/17|文字:洪苡閔|責任編輯:張雲筑
全文共2987字,閱讀大約需要5分鐘

2019年新肺炎肆虐全球,各國漸施封城政策,台灣也無法倖免於難。然而,疫情的影響對經濟的衝擊已經遠超出了傳染病本身,不只民眾外出意願的降低、防疫政策的全面升級也大大影響了觀光、零售、旅遊、餐飲的內需市場。 疫情初期,還貴為疫情新寵兒的純淨保養品牌,也因為整體環境嚴苛,導致消費者購買預算降低而面臨許多挑戰,Simplism簡單保養戴育旻經理卻說: 「保養的需求其實是亙古不變的,因為保養這件事很特別。」 深知業界多重困境的他,為什麼會保持如此樂觀的態度?保養需求真的那麽強勁嗎? 根據《喀報》2021疫情保養習慣調查,發現有58.3%的人還是保持著每天的護膚、保養習慣。戴育旻接受《喀報》獨家專訪進一步指出,「疫情期間保養的兩個重點主要是抗痘、跟修護。」

▲  簡單保養化粧品有限公司戴育旻經理(圖片來源/簡單保養)

戴育旻 Davin Dai

  • 現職|簡單保養化粧品有限公司 總經理
  • 出生|1982/8/28
  • 學歷|政治大學廣告系碩士班
  • 經歷|

2007-2008  媒體庫傳播股份有限公司 媒體企劃

2008-2014/5   普羅生化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行銷企劃

2014/6  創立簡單保養化粧品有限公司 迄今

  • 品牌經營理念|科學、實用、簡單
▲  簡單保養乳液(圖片來源/簡單保養)

遭逢「疫」變,更要把握宏觀環境的現狀

麥肯錫管理顧問公司去年發表了一篇洞察報告《How COVID-19 is changing the world of beauty》,並提出兩大趨勢將成為美妝保養潛藏動能,首先是寵愛自己熱潮(pampering trends),接著是自己做美容趨勢(DIY beauty care)

在面對疫情所帶來的各種經濟損失都來不及了,保養品牌業者又該如何消化以上資訊與潮流,並且做出相對應的改變?戴育旻在受訪時,提及疫情實質上「改變了什麼」、「不能改變什麼」,才是業者在面對產業變革前需要思考的命題。唯有這麼做,才可以陪伴消費者走過好幾個年頭,而非只是名震一時。有了上述的思考框架,戴育旻分析,護膚、保養產業永續不敗的原因大體上可以分為四點。

雖然「愛漂亮」的強勁需求本身就是產業推進的一大動能,但「還原真實」才是保養市場的實質價值。

第一、是「習慣」本身

戴育旻分享,簡單保養的受眾大概落在15歲到45歲,從青春期到40歲中年族群,甚至媽媽還會幫自己的子女添購保養品以從小為其建立護膚習慣。

在這樣穩定、強勁的需求之下,疫情嚴峻,簡單保養的消費者輪廓可以說是幾乎沒有變動,在疫情最嚴峻的5~6月期間,業績下滑比例也控制在10%以內。

戴育旻也表示,業績上的變動不會只是因為疫情這單一因素,也跟品牌的經營與理念溝通有關。如果能將消費者心中期盼的效果落地,護膚儀式將永續不敗,因為消費者知道:這些習慣一堅持就終身受益。

疫情期間保有護膚習慣之受眾比例。(圖片來源/喀報2021疫情保養習慣調查問卷

第二、「口罩痘痘肌、敏感肌」效應

根據《喀報》2021疫情保養習慣調查,發現約有14.4%的受眾在疫情期間開始採用新的護膚品牌,部分民眾表示單純想換個產品用用看,但在多數願意採用新護膚品牌的消費者當中,多半是受疫情所趨,才開始尋找更「精準高效」、「簡單純淨」的護膚產品,「戴口罩悶痘,考慮調理膚況的產品」、「居家時間變長,遇到爆痘期就開始用酸類」、「前一個品牌感覺沒效果了」。

除此之外,更有人表示因為待在家的時間拉長,護膚程序可以比較完整進而添購新的保養品,值得一提的是也有消費者表示正是因為居家時間拉長,不需要過度滋潤的保養品,成分單純、無酒精、無添加的產品正符合這些居「疫」人的需求。

簡單保養正是搭上這股消費熱浪,應證了科學、實用、簡單的產品才是後疫情時代的關鍵市場,在家也要莊重的對待自己、精心護膚以能提升整體生活質量與格調。

疫情前後人們對外表注重程度之轉變。(圖片來源/喀報2021疫情保養習慣調查問卷

第三、自媒體的發達與興盛

其實在社群媒體蔚為當道的時代,容貌焦慮就已經成為一種新興的文明病了,為了展露自己最美好的一面,「膚況」是十分關鍵的因素,戴育旻玩笑道:「雖然說現在有濾鏡這東西,但我相信大家還是渴望「真實」,畢竟內與外相符是很重要的事情。」

因此,簡單保養會在粉專中教育消費者:肌膚的健康除了生理因素以外,心理因素也佔了一大部份,人天生都愛漂亮,適度的追求是正常的行為,但無須過度,因為最好的肌膚狀態,生理心理都必須被照顧到,畢竟,情緒壓力也是影響膚況的一個重要因素。

第四、護膚的實質意義

回到根本,人就是想要看起來美美的。

 你的皮膚狀況

隱藏著你人生的原貌

日益商業化的現代社會裡,時常看到這句話:「你的膚質,決定你80%的顏值。」先不論身外這層皮囊對人生會帶來多少影響,一個人的膚況,其實還能體現人體的生理情況。

舉例來說,出現雀斑、暗沈、粗糙的皮膚,背後代表的是熬夜、營養不足、生活不規律;而討論到更棘手的狀況時,例如痘痘肌、敏乾肌、酒糟肌,背後的成因更可以細分為遺傳因素、心理因素、內科疾病、藥物反應及外界變化,不可否認地,上述這些因素讓我們微笑著、流淚著度過每一分鐘,迎接事業、財富、智慧與快樂。

當世人討論到所謂「乾淨的外貌」時,不會再說「執著美貌」是一種淺見,因為疏於保養,可能顯示著對生活的疏忽、飲食的不均衡及健全心智的消彌。

優秀的人不是因為有一個好的習慣,而是一種紮根於內心深處的精神氣息、自然而然的生活模式。

保養之所以是一種儀式,是因為它需要飽含意義去做。關於護膚,有些人在沐浴完、有些人則在更衣後,不只是護膚時機,護膚程序也因人而異。然而,眾多形式中還是具備某一共通點,那就是「期待」,保養儀式一定程度上承載著消費者對未來生活的想像。長期的習慣,背後都代表著一種嚮往,不管是期望達到的皮膚水準、憧憬健康的膚況所帶來的生活氣息以及隨之而來的自信飽滿、氣質翩翩的生活想像,對於消費者來說,護膚保養已經不是一種可有可無的睡前活動,而是一種毋庸置疑的人生投資。

© 2021 All rights Reserved

更多文章

傳統廣告到網紅、KOL行銷的蛻變之路

從平面、電視廣告過渡到網紅、KOL行銷的蛻變之路

刊出日期:2021/12/07|文字:翁子淩|責任編輯:李家瑜
全文共2989字,閱讀大約需要6分鐘

你是否也曾經因為喜歡的網紅而購買他們代言的產品?你是否也好奇Instagram業配文能帶來多龐大的經濟效益?隨著社群媒體、傳播科技的興起,做廣告的方式逐漸從傳統的電視、平面廣告轉變成網紅、KOL〔註1〕行銷──從「商品」的生意,變成「人」的生意,不管是網紅還是youtuber,只要在社群媒體上具有影響力,往往能左右消費者對產品的態度,牽動著廣告產業的走向。這篇文章將就三個面向:傳統廣告業者〔註2〕、網紅,以及消費者,分別探討社群媒體的網紅行銷對整體廣告產業的影響。

廣告的數位轉型潮

根據科技新報於2021.9.7發表的《微網紅行銷當道,調查顯示欲八成消費者受到IG貼文影響》指出:「網紅行銷市場的規模將持續成長,其中,又以 Instagram 平台最受青睞,逾 八 成消費者表示其購買決定受到 Instagram 貼文的影響,凸顯社群平台對消費族群的影響力有日漸集中化的趨勢。」近年來,隨著網際網路與新興科技的發展,傳統媒體產業出現巨大的轉變。廣告產業結合科技與既有的經營模式,以顧客價值為核心,並且不斷求新、求變。這樣的改變過程,稱作「數位轉型」。廣告的傳播渠道日趨多元,加上2019-2021年的全球新冠病毒大流行,廣告的創新與轉型被迫強制加速,透過數據化分析,精準抓住目標受眾,加上科技工具的輔助(例如:社群媒體、App等等),擴大廣告效益,增加內容曝光率,以獲得更好的行銷利益。愈來愈多傳統廣告公司為了因應時代的挑戰,而著手進行「數位轉型」。然而,經營模式的改變,雖能夠讓自身更具備競爭力,但在完全適應之前,傳統媒體仍然會經歷一段轉型「陣痛期」,就像毛毛蟲一樣,必須經過蛹期,才能蛻變成美麗的蝴蝶,閃閃發光。

〔註1〕KOL,全名Key Opinion Leader,直譯為關鍵領袖,泛指在網路上具有影嚮力的人。〔註2〕傳統廣告,泛指在大眾媒體,如電視、報紙、雜誌上的廣告      

看看廣告業者怎麼說

在廣告產業打滾十餘年,大井廣告公司資深企劃周丞見識了這個產業的興旺與衰落。「廣告最大的效益就是,希望讓一個好的產品,可以透過廣告,達到買單的過程。」周丞表示。「網紅的竄起也代表著媒體的工具愈來愈發達,然後越來越公開透明,這可以說是時代的一種汰換。」傳統廣告業者在近幾年愈來愈難生存,因為傳播的管道與生態一直在改變,網紅廣告的預算相較於設備複雜、成本較高的傳統廣告產業而言,更具有經濟價值;另外,透過網紅,也能幫助廠商更能精準地抓住自己的目標受眾,因為每個網紅都具有自己獨一無二的屬性。許多品牌端如果能用更少的錢,看到相同、甚至是更好的效益。

「有些傳統廣告公司會透過聯名戲劇、或是置入性行銷,來爭取電視廣告的市場。」周丞說。「因為這個相較於網紅經濟,他們就不太能做到在電視上曝光。這算是傳統媒體在投放廣告上的一種轉型的變化。」周丞認為,廣告產業以十年為一個轉捩點,2000-2010年可以說是傳統廣告產業的全盛時期。「基本上以前做一季可以躺三季。」周丞說。2010年後,隨著個人智慧型手機、通訊社群軟體的普及,大家不再需要守著電視,才能得知最新的商品消息。相反的,消費者可以只要透過手機或網路,就能接收到十分龐大的資訊。

▲  社群媒體廣告在近年來受到許多人的歡迎。(圖片來源:翁子淩 攝)
 

社群網紅的興起

國立陽明交通大學傳科系盧鈺珊是一名大學三年級的學生,同時也是一位擁有超過6000粉絲的網紅。她的個人Instagram平常除了會分享自己的生活點滴外,還有一項特別的地方—— 發布推薦產品的貼文,也就是俗稱的「業配文」。大一時,一間口紅公司開啟了她的業配之路。「我那時候的想法是說,剛好我本來就沒有這個東西,那我就試試看好了。」盧鈺珊笑著回答。

▲  盧鈺珊侃侃而談接業配的心路歷程(圖片來源:翁子淩 攝)
 

第一次發布業配文的她,只擁有大約1600名粉絲,接洽的廠商也不多;現在,她已經變成一個月能接到三、四間廠商的知名網紅,追隨她的粉絲也愈來愈多。透過個人魅力,她在Instagram上獲得了舉足輕重的地位,以及更加龐大的社群影響力。盧鈺珊的粉絲因為喜歡她、所以願意購買她代言的商品。這樣的消費行為印證了廣告產業如何從「商品」的生意,逐漸轉變成「人」的生意。盧鈺珊為產品帶來更多的曝光率,除了提升品牌知名度,同時也能從廠商身上獲得金錢上的回饋,兩者之間建立起互利共生的行銷傳播鏈,製造出另類商機。

「觸及比較好的話,通常會有一、兩萬。」盧鈺珊表示。「通常如果我的貼文能夠與我的生活做結合,大家比較會買單。如果是太明顯的業配文,大家就會覺得……恩,有點太生硬,畢竟大家還是比較喜歡看我生活類型的文章。」

「業配對我來說其實只是一個興趣,或是附加產品。」盧鈺珊表示。身為學生網紅的她,雖然因為網紅行銷的興起而收到了許多業配邀約,但她仍然認為,個人的Instagram帳號還是會以自己的生活為重心,不會讓這些業配文影響到個人的發文風格。對她而言,網紅行銷就像是生活中的小紅利,能讓她賺取額外的金錢或商品,還能讓她更了解現在社群媒體廣告生態,可以說是利遠大於弊。

消費者的反應

為了更了解消費者對於網紅行銷的態度,喀報發布了相關問卷進行市場調查,統計介於18-27歲的消費者在傳統廣告跟網紅業配文兩者間的立場,一共回收了八十五份問卷進行分析,受眾以大學生為最大宗。數據顯示,位於此年齡區間的消費者,有超過50%的人會追蹤俗稱的「帶貨網紅」,也就是專門分享推薦商品、幫廠商進行工商的網紅;另外,相較於傳統電視、平面廣告,有超過六成(54.1%+8.3%)的消費者認為網紅代言之業配文更有吸引力、更讓他們願意停留。
▲  受問卷調查者之年齡分佈(圖表來源:本文整理製表)
 
▲  消費者觀看電視廣告的轉台頻率(圖表來源:本文整理製表)
 

整體而言,消費者對網紅業配文的接受程度幾乎是傳統廣告的兩倍,推估目前的市場生態對一般的電視、平面廣告而言,相對具有挑戰性。只有大約三成的民眾願意花心思留意在電視、報章雜誌上出現的廣告,傳統廣告式微的現象不言而喻。

▲  消費者對電視、平面廣告與網紅業配文的耐心程度比較(圖表來源:本文整理製表)
 

關於廣告產業的未來

從上述三個角度:廣告商、網紅、消費者切入,可以看出廣告產業的數位轉型已是一個無法阻擋的潮流。除了社群媒體、App,未來的廣告產業將可能會更依賴科技的輔助,比如臉書正在積極發展的「元宇宙」,就是社群媒體進化的一種象徵,將來甚至可能結合AR、VR的技術,讓消費者可以在家用虛擬實境試穿衣服、擺放家具等等,產品目標受眾也能體驗更客製化的廣告內容。不過,媒體產業依然充滿了許多可能,傳統廣告產業唯有跟上時代潮流,才不會輕易被社會所淘汰。

結語

從上面的分析來看,廣告產業的轉型對當前的市場而言,似乎已是一個必然且必要的趨勢。「網紅、KOL」充斥著社群網站,與大家的生活息息相關,也因此大家更應該了解這些現象背後代表的意義與傳播媒體的變化,並反思我們該用什麼態度因應每天面對的龐大資訊,而不是被社群上的表象所誤導。「廣告」作為傳播領域最重要的範疇之一,可以從它經營模式的改變見微知著,推估傳播產業目前的情況與未來走向,是一項值得人們關注的重要議題。
© 2021 All rights Reserved

更多文章

We Are Here to Hear Your Voice:專訪竹謙科技創辦人—黃筑萾

刊出日期:2021/12/8|文字:黃皓筠|責任編輯:洪苡閔
全文共3379字,閱讀大約需要7分鐘

本文將呼應#YOLO專題一《疫情之下,你該拿資訊焦慮怎麼辦?》,帶你一窺後疫情時代下日漸受到關注的心理健康需求,將如何透過科技創造新生活模式。

有時,意外總是來得讓人猝不及防。擁有心理輔導專業的黃筑萾未曾想過憂鬱症會成為她人生中重要的插曲。訪談中的她爽朗、侃侃而談,讓人難以想像曾經陷入負面的泥沼,甚至險些將自殺念頭付諸實行。過往的傷痛仍然歷歷在目,然而浴火重生後的黃筑萾從自己身為心理健康工作者的角色,與曾為憂鬱症患者的角度重新出發,思考著在如此劇變的社會中,大眾心理健康的真正需求是什麼?懷著將那些受困於負面情緒的人們走出低潮的理想,由黃筑萾帶領竹謙科技開發的 Here Hear APP問世,藉由新創科技的使用,讓人們看見心靈照顧的全新模式。

▲  隨著憂鬱症患者人數不停攀升,曾經也為憂鬱症所困的黃筑萾,於2019年推出Here Hear APP,希望以AI作為核心技術解決大家的心理健康問題。照片提供 / 黃筑萾

You have to have faith in yourself

創業對於從零開始的人無疑是一個龐大的壓力,金錢的負擔、與投資人的周旋、希望創造影響力的期待等等,都是黃筑萾肩上的重擔。然而,憂鬱症所帶來的創傷,在痊癒以後深刻的烙印在黃筑萾的骨子裡,時時提醒她創辦竹謙科技的初衷——「引領著受心理問題所苦的人們,走出困境」,更告訴著她甚麼事都沒有比自己的快樂與幸福來的重要。

問:您會怎麼定位憂鬱症這段人生中最辛苦的時期?

答:憂鬱症對我來說其實是一份禮物,但我會慎重地使用這個詞,因為對於很多在受苦的人他們並不這樣想,會這樣說也是我撐過了最辛苦的時期。罹患憂鬱症前,我很少經歷一些生與死的思考,它幫助我看清楚甚麼才是生命中重要的事。或許今天、明天就會死,我不在意旁人的眼光,只希望在這個當下,我能做真正讓我感到快樂、值得讓我實踐與付出的事。「You have to have faith in yourself」,人的一輩子有很長,即便在這個時點裡痛苦像是永無止盡,好像也看不見任何盡頭,但我們必須知道也必須相信,自己是暫時停在這裡,並非永遠。

聽你想說的、說你想做的

經歷了一段漫長的治療,黃筑萾將自己從憂鬱症的深淵拉出。想到住院期間嚴重失眠,卻無從找到解決工具的她,便決定利用科技為為心理健康問題所苦的人們找到出路。而科技正如同一扇窗,打開後能夠使用戶看見外面的世界,並循著光亮走出低潮。竹謙目前主力開發的Here Hear APP,使任何人都可以隨時對著它說出自己正面或負面的心聲,同時配合聽心聲、匿名鼓勵回饋功能,讓用戶感到自己並不孤單,進而達到療癒的效果。除此之外,人們也能藉由Here Hear的 AI 聲紋情緒檢測,追蹤、管理、改善自己的情緒,保持身心健康。

▲  Here Hear 運用敘事療癒、正念冥想、音樂療法等實證心理療法,結合 AI 與大數據等科技應用,幫助使用者改善心理健康。(影像製作/黃皓筠)

問:擁有心理輔導專業的您為何會選擇以創業來服務社會?

答:當然我也可以繼續待在諮商室或醫院的精神科等著人自己來,然而因為社會的汙名化、諮商師有限、價錢等各種原因,無法接觸到這類服務的人數不勝數。看見這麼多對於心理健康的需求,我決定要以另一個角度來切入我的本業。如果可以將心理健康服務完美納入並整合於科技當中,一定能為世界帶來實質有效的幫助。

問:請問您是如何將自己當初憂鬱症的經驗與創業和Here Hear的開發結合?

答:還沒痊癒時,我常常半夜會有負面情緒、起來哭。對憂鬱症患者來說半夜是最危險且有高自殺風險的時期。也因為在半夜,往往使我們難以找人傾訴、求救,因此竹謙希望透過Here Hear來解決這個問題。阻絕留言的這項功能,讓用戶們一開始都滿困惑的。但有時候不是你說了什麼能夠鼓勵需要幫助的人,反而不說甚麼才是真正的陪伴。我們讓使用者了解在這裡也有很多人承受著不同的痛苦,他們並非孤身一人,而且也有人在聆聽著他們的傾訴。Here Hear這個社群就是一個匿名的、抒發心事的,且永遠非常安全的一個環境。只要竹謙科技還在,我們就會保持這樣的數位空間,讓社會上的人都有機會在上面說任何事。

專業再出發、看見社會需求

傳統的心理諮商,是一對一並且很深入的服務一個人,引領他從黑暗走向光明。而竹謙以科技的角度切入心理健康領域時,放淺服務深度並延展廣度,希冀透過Here Hear,以人人可負擔的方式最大化服務的觸擊率。台灣的心理醫療產業中,竹謙可說是領頭羊,黃筑萾更認為自己身負著塑型心理健康科技態樣的責任。秉持著「做對的事,在對的時間點幫助更多需要的人」的堅持,未來黃筑萾也將把服務範圍擴及到輔助診斷以及醫療追蹤,利用核心的AI人工智慧語音技術,整合從自我照顧到醫療端的完整服務。

竹謙科技為人們打造從自我照顧一路至病症痊癒的最完整服務。(圖表製作/黃皓筠)

問:Here Hear APP的部分是會想要達到心理醫療上的分流嗎?

答:竹謙科技產品線的規劃,從自助工具開始,也就是我們的Here Hear APP。人們可以透過下載一個APP,藉由情緒檢測來達到自我照顧的效果。除此之外,我們也計畫將服務擴及到AI輔助醫生或求診者診斷的範圍,來解決人們對於求診可能會感到害怕,或是不知道該如何處理的難題。最後,竹謙也會在醫療端點著墨,無論是心理或藥物治療,都需要密切的追蹤來維持效果。我們希望一個人接受治療後,能透過科技去輔助他回診,克服心理問題所帶來的無力感。因此,你可以看到我們希望能透過核心AI語音技術,將一整條心理健康服務線打通,然後empower傳統工作者去服務更多人。

疫情之前、疫情之後

新冠肺炎肆虐全球之前,現代人的心理健康問題已然嚴重,只是遲遲未浮上檯面。研究顯示,去年全世界有40%的成年人產生了憂鬱與焦慮。長期悶在家讓健康的人變得不健康,(潛在)憂鬱的人也變的更加憂鬱,導致自殺率大幅攀升。因此,黃筑萾看見了心理健康科技在未來扮演的重要的角色,因為所謂的「不健康」不再只是得到肺炎,而是明明身體健康,卻因為長期居家而變得不快樂、憂鬱,甚至自殺。

問:竹謙科技成立不久就遇到新冠肺炎肆虐全球,疫情之下,竹謙科技面臨了怎樣的影響?

答:2020年的首波疫情爆發,為Here Hear帶來了150%的用戶成長率。今年我們在海外公開服務內容,也得到巨大的迴響。Here Hear 10萬人次的使用者其實有很大一票是來自海外的華人,因為他們在當地得不到中文的心理健康服務,加上疫情的關係也無法回到台灣。同時,竹謙也參加了高通的創業創意競賽,和各國企業的接觸中,發現全世界都需要像我們這樣的服務。所以除了專心做好正在開發的技術,我們也想要更快拓展海外市場,幫助更多需要的人。

專注當下,做那個最真實的自己

對於黃筑萾來說,不需要把每一件事都框架得非常功利主義或是具有目的性。若一件事在活著的當下能夠使自己快樂,就應該忠於自己的感受,勇敢放手去做。一如20幾歲的她認為當時就是最好的時機,沒有小孩、房貸,有能夠放手一搏的創業本錢。經營竹謙科技固然是一條充滿艱辛的道路,然而黃筑萾還是堅持著她的信念,依然做著讓自己感到幸福的事並且樂於助人。深信著自己的心態就像養分一樣,持續的滋養她,讓她成長為真正的自己。

問:從經歷憂鬱症到創業以來,不管是在竹謙的心血成果,或是對抗憂鬱症的過程,有什麼感觸是您會想分享給年輕世代的?

答:生活在這個世代的年輕人,將要面對疫情之下社會的巨大變動,所以內心會感到徬徨與不安,不確定自己要往哪個方向走,或者是不確定自己究竟是什麼樣的人。我會想鼓勵他們不要著急,忠於你自己、去思考你是誰、你相信這個世界是如何。其實每個人在不同的時點都可以有不同的樣子,所以不要去焦慮、設限幾十年後自己的模樣。

© 2021 All rights Reserved

更多文章

防疫與隱私之間的距離

刊出日期:2021/11/16|文字:黃威皓|責任編輯:林羿汶 戴芳映
全文共1452字,閱讀大約需要4分鐘

今年五月中旬新冠肺炎爆發,民眾因每天的病例數高居不下以及確診者的足跡不明而感到惶恐,因此政府相關單位祭出簡訊實聯制,透過明確記錄人民足跡以便未來疫調,並且確實公告確診者的足跡地圖。

另外,在疫情相關法律方面,也訂定了《嚴重特殊傳染性肺炎防治及紓困振興特別條例》來做為依據,但在看似毫無缺點的方法下,卻傳出了個資外流或是被警方單位作為辦案線索的疑慮,這也表示背後仍隱藏著漏洞──消失的隱私權。

基本人權淪為犧牲品?

依釋字第603號解釋〔註1〕,隱私權為人民不可或缺之基本權利,並受憲法第二十二條所保障。然而在簡訊實聯制的出現後,民眾無論去何處,舉凡大型商場至便利商店再到校園中的教室都需要掃描實聯制,人民行蹤只需透過場所代碼的對照便一覽無遺。

因為如此,我們需要有法律來保障因防疫科技而失去的隱私配合疫情狀況推出的《嚴重特殊傳染性肺炎防治及紓困振興特別條例》〔註2〕之中的第7條:「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為防治控制疫情需要,得實施必要之應變處置或措施」,大法律系教授林明鏘又將此條款稱為霸王條款這項條款的內容在不具明確性下的情況,授權的範圍到何處?是否擴權將人民的隱私視為可被動用的財產?在法律沒有明確規範下,我們無從得知。

透過先前實際上街訪問大學生對於簡訊實聯制的看法,探討關於隱私是否被侵害的問題,發現已有不少民眾發現此問題,但認為自己這一點權益是可以為了公益被犧牲的。這也不禁讓我們開始思考,民眾是否將公益和自身權益之間的界線模糊化了?

為了公益我們可以犧牲一些自身的權益,但若是牽扯到自身民主人權的限制,我們是否應該推動大眾思考的齒輪,不讓隱私淪為公益下的犧牲品?

▲  進出入各場合前須先掃描實聯制(照片來源 / 黃威皓攝)

警方單位擅自調閱?政府單位系統問題?

張淵森法官先前於聯合新聞網鳴人堂上撰文質疑警方濫用簡訊實聯制資訊作為逮捕嫌犯的依據,但根據中國時報報導,法官於撰文後兩天澄清,他認為警方有不當之處但不認為辦案程序有違法或是不具證據力。

另一方面,警方單位聲明一切皆符合程序上的規範,他們並沒有和指揮中心調閱資料,依法調閱內容本身即含有民眾的手機號碼及簡訊資料。在這之後,指揮中心副指揮官陳宗彥在今年6月20日的記者會上也表示已通知警政署下達命令,若爾後警方調閱資料時,須主動排除有關於簡訊實聯制的個人資訊來免於不必要的誤解。

假使警方無違法,那在副指揮官宣達命令前,是否有一段時間警方是能夠無需與衛福部調閱資料,即可看見民眾實聯制資訊?這也代表著法律或是系統上有疏漏,民眾隱私仍然有被濫用的風險,一旦其他的部門挪作他用,即打破了政府和人民之間的信任。防疫固然重要但人民的權利也須被重視。

▲  簡訊實聯制內容(照片來源 / 黃威皓攝)

迄今,我們已與疫情共存近兩年,不論是在日常生活或是個人的權益上都做出了許多的讓步,目的都是為了讓生活能夠早日回歸平靜。儘管未來或許仍有漫漫長路需要走,但我們仍須攜手面對接下來的每個挑戰。同時,也期盼政府單位能制定出更加完善的法規來保障人民權益,人民也需對於自身權益更加重視,讓消失的隱私權再次掌握回我們的手中。

註記:

〔註1〕釋字第603號:隱私權雖非憲法明文列舉之權利,惟基於人性尊嚴與個人主體性之維護及人格發展之完整,並為保障個人生活私密領域免於他人侵擾及個人資料之自主控制,隱私權乃為不可或缺之基本權利,而受憲法第二十二條所保障。

〔註2〕嚴重特殊傳染性肺炎防治及紓困振興特別條例》:台灣為因應疫情衝擊社會和經濟狀況所頒布的法規

© 2021 All rights Reserved

相關文章

【專題紀錄】跨域青年的選擇:在規訓中找回自我

刊出日期:2021/11/16|文字:洪揚|責任編輯:陳冠羽

Milestones

#跨域青年 · 多元創新

11/03|#跨域學習 #熱門專業

面對工程師優渥的薪資與海量就業機會,眾多青年轉向資工領域。旁觀的我們往往只見工程師令人豔羨的高薪以及「只有跳槽,沒有裁員」的鐵飯碗,卻忽略了群體標籤下每一位拼搏在轉「碼」道路上的年輕人在進入新領域時所做出的抉擇、所面臨的挑戰。本文著眼於背景各異的跨域青年的真實經歷,為未來想轉進資訊工程領域者提供一份參考。

11/07|#跨界合作 #青年創業

大學生活除卻社團、學業、兼職外,是否還有另一種選擇?「一口覓食」聯合創辦人洪和晴將與你分享她跳脫科系限制,基於對永續經營理念,開闢一條新穎的在校生創業之路的故事。讓我們一起聆聽這位優秀的跨域青年,從起意動念到實踐創業的大膽而艱辛的歷程;聆聽她應對困境、處理迷茫的故事,共同思考與探索跨域青年的未來。

11/14|#興趣發展 #職涯選擇

除了學校提供的跨領域課程模組,青年學子能否賦予「跨域」跳脫課業維度的嶄新定義?兼有大學生、自媒體經營者與青年創業家三重身份的吳泰瑩,從一位懵懂的大學新鮮人開始,慢慢辨識出自身的真正興趣所在,並與多個專業領域結合,逐漸走出屬於自己的發展道路。讓我們藉由本篇專訪,窺見跨域青年「築夢踏實」的人生軌跡。

12/08|#跨域藝術 #特殊教育
12/15|#法學 #心理諮商
12/22|#共享經濟 #環保創業
#跨域學習 #創業創新|11/03 - 11/19
#跨界合作 #青年創業|11/12
#跨界合作 #青年創業|11/18
#塗鴉藝術實體擺攤 |12/08

打破藩籬,遠眺前路

在這多元創新勢不可擋的時代,跨域學習日益成為高等教育順應未來趨勢的選擇。隨著眾多高校以培養行業所需的跨域人才為己任,我們不禁好奇,那些向陌生領域小心翼翼地邁出第一步的學生,此刻是否已堅定不惑地行走於多學科交織的成才之路上。

「打破藩籬之後」是跨域青年系列的第一個主題,聚焦於高校學生族群在跨領域實踐中面臨的機遇與挑戰,關注他們在邁向全新領域後所遭遇之困頓,以及如何在自身興趣、社會期許與責任間權衡與抉擇。囿於幸存者偏差,媒體的關注點往往是已功成圓滿的跨域者,使得初出茅廬的青年學子對跨域之路充滿了美好的幻想。實際上對於跨域學習與多元創新而言,一帆風順既不可能,也不可貴。本專題通過對處於跨領域學習與應用不同階段、不同背景的青年學生們的一系列訪談,讓這些或掙扎於「黎明前的黑夜」,或剛望見破曉的曙光的同齡人的真實故事,帶給我們以啟發、借鑑與深省。

▲  跨域青年主題內容架構示意圖(圖片來源/洪揚製)

我們在吶喊著青年學子應勇敢開啟斜槓人生的同時,也常常忘了告知他們,若心血來潮便跨入熱門的資訊工程領域,將面臨一番怎樣「寒徹骨」的焦慮與迷茫;忘了告知他們跨界創業的光鮮背後,浸透著怎樣的心血與汗淚;忘了告知他們「圓滿功成」在不同階段有著不同的解讀,須先腳踏實地,方可仰望自己感興趣的那片星空。

藩籬已碎,在熹微晨光中,跨域青年且行且向遠方眺望,努力辨清腳下的路途通往何方。

© 2021 All rights Reserved

相關文章

仰望星空與腳踏實地:跨域興趣也能成為職涯選擇

刊出日期:2021/11/17|文字:陳冠羽|責任編輯:洪揚
全文共2987字,閱讀大約需要5分鐘

跨域儼然成為現今青年必然的選擇,除了學校提供的跨領域課程模組,身為青年學子的我們能否賦予「跨域」跳脫課業維度的嶄新定義?兼有大學生、自媒體經營者與青年創業家三重身份的吳泰瑩,從一位懵懂的大學新鮮人開始,慢慢辨識出自身的真正興趣所在,並與多個專業領域結合、拓展,逐漸走出屬於自己的獨特發展道路。他腳踏實地,也曾經歷迷茫、挫敗、蛻變與成長;他仰望穹蒼,堅信興趣與夢想終會化作璀璨繁星指引前行的旅人。讓我們藉由本篇專訪,窺見跨域青年「築夢踏實」的人生軌跡。

▲  「uCup循環租借杯平台」由台大杯特社學生打造,讓消費者喝飲料不必自備環保杯,可以直接從任意合作店家處租借與歸還。(照片來源 / uCup Facebook粉專

夜色已深,坐在鏡頭前的年輕人帶著一絲靦腆與和善的笑意,邏輯清晰地回答電腦那端持續拋出的問題。這位眉目清朗的學生,即是uCup永續杯聯合創辦人之一的吳泰瑩,目前就讀國立臺灣大學農業經濟學系四年級,輔修生物產業傳播暨發展學系,同時修習傳播學分學程。大二時他開始擔任「台大杯特」社團的行銷長,目前社團主推的uCup環保杯經營版圖已從台大公館商圈擴張至國立政治大學、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和國立清華大學。閒暇時,吳泰瑩也是一名自媒體經營者,他的YouTube頻道BPW主要介紹IPhone、IPad等3C最新資訊和數位筆記技巧教學,目前已累積1.38萬訂閱數;同時經營的IG帳號(BPW學習日誌)亦擁有將近2700名追蹤者。

▲  吳泰瑩(左)為uCup拍攝的宣傳照(照片來源 / uCup Facebook粉專

從毫無規劃到實踐創業夢

與眾多學生一般,高中時的吳泰瑩時對未來並無明確想法。學測後他一口氣填寫了商管、電資、建築等六個不同相去甚遠的志願,最後出於父母職業以及校系門檻的考量,選擇就讀台大農經系。然而進入大學後,他很快發現系上的課程與想像中有落差。在經歷一段迷茫、缺乏規劃的大學生活後,吳泰瑩開始透過修習各個不同科系的課程以明確自身興趣所在,並探索未來真正想走的路。大一下學期,吳泰瑩參加了GIS Taiwan全球集思論壇,這一活動成為他大學生涯的轉捩點。在論壇上他結識了許多來自全球各地有趣且心懷夢想的年輕人,與他們共同製作環保專題的經歷,喚起了泰瑩高中時格外關注環保議題的記憶,也幫助他確信自己未來想朝行銷、綠色環保、科技的方向邁進。

由於全球集思論壇的組員來自世界各國,結束後無法聚在一塊,論壇中所發想的珍貴的理念因此無法持續實行。因緣際會之下,吳泰瑩發現台大永續部也有類似的專案,但由於永續部隸屬於學生會之下,每年都會更換幹部,原本的專案在他加入前夕被停止執行,令人扼腕嘆息。但是吳泰瑩並沒有裹足不前,他決定接過被暫停的專案,與其他有志於環保的社團成員一起,將環保杯的理念重新包裝,加大推廣力度,使品牌走出台大校園。

▲  吳泰瑩與來自世界各地的夥伴一起參加GIS論壇(照片來源 / 受訪者提供)

uCup永續杯以「循環租借杯」作為概念發想,希望能夠減少免洗杯的使用,達到減塑的目的,契合環保署全面禁塑的發展規劃。uCup的使用方式類似行動支付,在飲料店感應、掃QR code後就能使用永續杯,飲用完畢後再拿到自主歸還站回收,消費者從借用到歸還皆無需付款。uCup從學生社團起步,在吳泰瑩等人的推動下,目前已註冊正式公司,成為青年學生創業的先行者。目前公館商圈內已經有超過20間店家使用uCup。吳泰瑩表示,未來資本額累積到一定程度後,計畫將創業版圖擴張到全台灣,將減少一次性免洗杯使用並無損於生活品質的理念傳遞給更多人。

▲  uCup示意圖。(照片來源 / 受訪者提供)

環保魂意外開啟自媒體經營之路

除了環保創業,吳泰瑩另一項廣為人知的身份是自媒體經營者,這對於專業科系與媒體創作並不相關的他而言,也是一項跨領域的挑戰。高中剛開始經營YouTube頻道時,他的視頻主要內容為3C開箱,但由於有太多同類型的影片競爭,他身為新手YouTuber難以做出市場區隔,訂閱數、觀看次數遲遲無法上升。

但機遇總會垂青有準備的人。高中時吳泰瑩就有在Instagram分享自己讀書筆記的習慣,大學接觸數位筆記後,他深刻感受到過去大量的紙本筆記對於環境的極度不友善,因此他希望推動「無紙化」筆記模式,並開始在YouTube、Instagram上介紹數位筆記。剛好近年來大學生使用平板做筆記的比例大增,順勢搭上這股熱潮,吳泰瑩的YouTube頻道觀看數大增,僅2020年8月9日上傳的《快速上手GoodNotes 5:所有功能告訴你|iPad筆記》一則影片,截至文本發稿前就累積了高達30萬的觀看次數。

吳泰瑩的YouTube頻道內容以介紹數位筆記功能為主(圖片來源/BPW YouTube頻道

「因為平時就會整理整齊的筆記,所以到考試複習的時候就比較方便快速。」吳泰瑩回答道。多年來扎實的製作筆記功力讓他讀書時能夠事半功倍,幫助他在學業、創業和自媒體經營之間更高效地分配與利用有限的每一寸光陰。

提到自媒體經營,吳泰瑩目前仍把它當成一種興趣,並不會逼迫自己要定時發布影片和貼文;相比之下,創業會佔據相對比重多的時間,因為創業總伴隨紛紛擾擾的突發狀況,常會塞滿生活中的零碎時間。身為行銷長,他的應對方式為長期預先規劃,這樣就能盡量避免緊急問題發生時措手不及。

▲  吳泰瑩整理的電子筆記。(照片來源 / 受訪者提供)

成功之路仍需披荊斬棘

看似一路順遂,吳泰瑩的大學生涯實際上也面臨了許多困難和迷惘。像是大二原本申請雙主修生物環境系統工程學系,學分超修加上發現對系上課程不感興趣,最後他只能帶著幾分遺憾,決定放棄雙主修的學位。

而在uCup團隊最初試圖將範圍擴張至公館商圈之際,與周邊商家的談判合作到處碰壁,許多飲料店店家對於學生創業充滿不信任,甚至不當一回事。面對來自多方的質疑,吳泰瑩帶領團隊研究行銷方案,拿出精準的後台統計數據佐證與uCup合作可以幫助店家營業額增長。功夫不負有心人,最終局面被一一打開。

「最近遇到比較大的挑戰就是疫情。」提及疫情,吳泰瑩的微笑摻進了一絲苦澀。在環保杯的推廣剛有起色時,疫情突然肆虐全球,uCup使用率也隨之大幅度降低,營運狀態一度跌落谷底。而在疫情緩和之後,也有其他競爭對手試圖擠入新竹市場,想通過與政府的合作壓過uCup的聲量。即便如此,吳泰瑩仍對未來十分樂觀。他直言不會對創業途中的選擇感到後悔,因為每個決定都已經過深思熟慮,無論結果是好是壞,都要勇於承擔。對他而言,不替過去的失敗找理由,才能讓未來的道路日漸清晰。

▲  正在與台大杯特社成員討論的吳泰瑩(左二)。(照片來源 / 受訪者提供)

「跨域仍要有專業主軸」

對於未來職涯的規劃,四年級的吳泰瑩預計延畢一年。延畢這一年,學業方面會繼續修完自己一直很有興趣的傳播學分學程,期間創業和準備研究所考試並進,研究所領域則會選擇有興趣的行銷、商管相關系所。跨領域帶給吳泰瑩最大的收穫就是學習到從不同領域的角度去看事情,同理各種思考邏輯的想法,進而減少人與人之間的溝通成本。提到給予未來想跨域的青年們一些建議,吳泰瑩以自己為例,他的YouTube頻道經營與行銷知識密不可分,農經系所學則與財務管理能力相輔相成,綜合串連起所學,使他在擔任uCup永續杯行銷長時能「告諸往而知來者」,靈活運用過去的知識與經驗應對突發的一次次困難。因此他表示,跨域還是要找到專業主軸,在每個領域都要努力精進,最後找到不同領域間的連結對接之處,繪製出屬於自己的連貫知識譜系,才能發揮跨域的真正價值。

當被問及「是不是斜槓青年」,吳泰瑩表示剛開始並沒有特別給自己設下「斜槓」的目標,一直以來只是腳踏實地做著想做的事,不過在不知不覺間走到現在這一步。就目前結果而言,也還未能達到自己心目中的跨域成功的標準,現在只想順著心之所向,一步一腳印努力耕耘,努力接近竭力追尋的那片璀璨星空。

© 2021 All rights Reserved

相關文章

「鬱」教於樂   遊戲科技與憂鬱症議題的碰撞

刊出日期:2021/11/10|文字:葉筱君|責任編輯:陳亭佑
全文共2525字,閱讀大約需要5分鐘

你身邊有憂鬱症的朋友嗎?當他們向你訴苦時,你又是如何回應他們的呢?近年來全球憂鬱症患者人數越來越多,以正確的觀念看待憂鬱症及陪伴憂鬱症患者儼然已成為現代社會重要的課題之一。《最後一個晚安》、《越鬱》等團隊透過數位遊戲設計,讓大眾在輕鬆的過程中一步步學習陪伴、幫助憂鬱病患,破除對患者的歧視,化解誤解。


▲  憂鬱低落情緒。(圖片來源 / Pexels

憂鬱浪潮來襲

今年三月,知名YouTuber阿滴公開表示自己過去一年罹患憂鬱症,好轉後透過影片闡述自己在憂鬱之路的掙扎及心路歷程,引發PTT與Dcard等各大網路論壇討論。

究竟什麼是憂鬱症?根據社團法人臺灣憂鬱症防治協會的定義,「鬱悶的情緒過為嚴重,持續的時間過久,而無法拉回、失去控制,就要小心可能是憂鬱症的可能。」也就是說,偶爾的情緒不佳、心情低落是「憂鬱」的表現,但若發現自己的情緒低落狀態過久、提不起對事物的興趣,甚至食慾不振、失眠、容易疲憊、產生結束生命的念頭等等,都可能是罹患憂鬱症的徵兆。

世界衛生組織數據顯示憂鬱症患者人口在全球達2.8億,大約占世界人口總數的4%。而臺灣衛生福利部的調查則推估,臺灣約有200萬人患有憂鬱症,占臺灣總人口的8.9%,也就是約每11人就有1人患有憂鬱症。憂鬱症患者很可能就在你我身邊,因此我們不僅要認識憂鬱症,更要了解如何陪伴憂鬱症患者。

不過,憂鬱症議題日漸嚴重,憂鬱症患者卻仍被貼上污名的標籤。曾有知名主持人稱「憂鬱症患者就是不知足」,引起軒然大波。精神科醫師林奕萱在臉書針對此番言論寫道:「以一句『不知足』直指憂鬱症的病因,對於詳細了解病史的醫療人員,是非常不公平的;對那些積極認真、想了解自己病情、了解如何對抗疾病、勇敢走在復原之路上的所有憂鬱病患來說,更是不公平。」若是帶著缺乏同理心的偏見隨意評論憂鬱症,會間接使病患及醫護療人員承受更沉痛的打擊。

▲  民國107年臺灣憂鬱症患者的就醫人數。(圖片來源 / 社團法人臺灣憂鬱症防治協會

與《最後一個晚安》一起療「鬱」

許多臺灣的團隊結合科技與設計,試圖透過遊戲化解陪伴者對憂鬱症的歧視與誤解,使陪伴者習得正確的相伴方式及憂鬱症資訊。《最後一個晚安》是一個透過「對話選擇」推動劇情發展的遊戲。遊戲內容描述女大學生何樂為了幫助餐廳老闆找回不願回家的貓咪,而與貓咪對話,並利用「情緒探測器」判定所選擇的對話是否有助於平復貓咪的心情,探究貓咪不肯回家真正的原因。遊戲將憂鬱病患轉化為白貓,減少玩家對病患的距離感。面對白貓提出的不同問題,玩家可以從三個選項中挑選語句或行動。若選擇正確,「情緒探測器」的心情值就會呈現綠色笑臉,表示玩家正在用合適的方式傾聽貓咪的心聲;反之則會呈現紅色哭臉,代表玩家選擇了錯誤的回應方式,使得貓咪的情緒低落,沒有成功了解貓咪的感受。除此之外,遊戲中還有設計溫馨小提示,當玩家糾結於選項之間,只要按下小提示便能得到最佳選項,讓白貓的心情漸漸好轉。遊戲最後會根據玩家的抉擇揭開不同的結局。

有別於以往傳統的憂鬱症議題文宣或演講宣導,《最後一個晚安》以「沉浸式體驗」設計遊戲,提高玩家的「共感」程度,讓玩家與遊戲角色產生連結,甚至將自我意識代入扮演的角色裡,進而對遊戲內容印象深刻,了解憂鬱症。

透過一次次對話選擇,玩家可以從中同理憂鬱症患者,練習與病患互動,進而貼近病患的內心,有效表達自己的關懷,讓病患的病情好轉。目前遊戲還在開發階段,設計團隊僅釋出DEMO版本。期待完整版能提供大眾更豐富的遊戲體驗,使大眾從遊戲中學習陪伴的技巧!

▲  《最後一個晚安》DEMO遊戲過程。(照片來源 / 截圖自《最後一個晚安》DEMO遊戲)

換位思考    和優優一同《越鬱》

《越鬱》是2019年國立臺中科技大學多媒體設計系學生的畢業製作作品,遊戲目的也是希望讓大眾透過遊戲來同理憂鬱症患者。遊戲劇情描述女主角優優幫助同學作弊後,同學間謠傳優優未被記過是因為優優爸爸是學校教官,同儕們的冷言冷語,讓優優陷入憂鬱。遊戲玩家可以操控女主角的行動,例如試著選擇對憂鬱有益的飲食或是畫畫來幫助她遠離憂鬱症;也可以扮演女主角的朋友,與優優對話來聆聽她的想法,幫助優優找到情緒的出口。在遊戲的結尾,不同的選擇會影響優優最後如何面對憂鬱症。

遊戲中的情節十分貼近現實生活。例如與優優對話時,當玩家選擇「越到這種時候越要堅強」、「沒那麼嚴重吧?你不要一直這樣想」等回應時,會使優優的情緒更加低落,甚至讓優優認為根本不能理解她的難處。而這些對話在現實狀況中,也極有可能成為多數人面對憂鬱病患時,不小心脫口而出的傷人言語。透過遊戲選擇與結果,促使玩家自我反省,思考自己過去試著安慰他人時,是否也曾經說過類似的話,反而傷害了別人?

從《越鬱》的Google Play遊戲評價來看,許多玩家都表示《越鬱》確實成功引起共鳴,無論玩家本身是否為憂鬱症患者,都能感同身受主角的遭遇。甚至有玩家表示,因為沉浸式劇情帶給他的感受過於真實,使他不禁落淚,反思自己對憂鬱症的理解。雖然遊戲難免有些缺失,例如遊玩過程卡頓、劇情偏短、UX待改進等等,但仍不減《越鬱》的遊戲魅力,拿下近乎滿分的亮眼成績。

《越鬱》藉由帶領玩家「換位思考」來認識憂鬱症。遊戲過程中,玩家不僅能了解憂鬱症患者身心變化,同時也能自我反思,懂得如何成為一位合格的陪伴者。開發團隊透過遊戲設計,強化大眾對憂鬱症患者的正確認知,為消除憂鬱症汙名化盡一份心力。

▲  《越鬱》遊戲主視覺。(圖片來源 / 越鬱臉書粉絲專頁

展望未來    憂鬱科技的設計藍圖

除了《最後一個晚安》與《越鬱》,臺灣還有許多設計團隊運用科技,改善憂鬱症相關問題。例如耕莘醫院與輔仁大學攜手開發VR遊戲《開心泡泡》,透過虛擬實境的技術帶領憂鬱症患者練習人際相處,模擬真實環境,解開患者封閉的內心。科技發展是人類文明的大躍進,但誰能知道在未來,科技又會帶給人類多少驚喜?期望在往後發展高科技的同時,我們也能以嶄新的視野,回頭來關懷社會,用新科技結合設計,解決潛在的社會危機,開一帖社會議題的最佳解方!

▲  VR遊戲示意圖。(圖片來源 /  Pexels
© 2021 All rights Reserved

更多文章

從工程師到咖啡師,從零開始試試看

beverage breakfast brewed coffee caffeine

從工程師到咖啡師,從零開始試試看

刊出日期:2021/11/10|圖文:古子寧|責任編輯:林婷美
全文共1850字,閱讀大約需要4分鐘

2020年,COVID-19迅速的擴散至全球多個國家,造成一場影響全球的大瘟疫,大家的生活也在疫情之下有了改變、許多計畫延宕,可能對於未來不確定性增加。在這樣的情形下,原先在新竹科學園區擁有穩定工程師工作的蔡仲堯,仍然決定轉換跑道,創立屬於自己的咖啡品牌——黑木咖啡。
▲  黑木咖啡的咖啡豆及簡易的沖煮器具。(圖片來源 / 黑木咖啡

擇其所愛,轉換跑道挑戰自我

蔡仲堯在過去的工程師職涯,累積了足夠豐富的經驗,對於工作已得心應手,每天去公司就是處理例行公事,在原先工作做滿五年時,覺得是時候給自己機會學習更多事物。

作為咖啡愛好者,咖啡是每天不可或缺的飲品,在研究所時,機緣巧合下與同學們接觸到了手沖咖啡,而對咖啡產生了更濃厚的興趣。他認為原先的工作做到一個階段,去年處於疫情之下,仍然決定辭職轉換跑道,給自己時間去鑽研喜歡的事物——咖啡。

創立屬於自己的品牌黑木咖啡這件事,蔡仲堯說到最剛開始只是想嘗試、挑戰自己在一個新領域的程度及能耐,因為轉換跑道一切都是全新的開始,一切歸零後,沒有完整的規劃就且戰且走,再慢慢摸索學習。 

▲  黑木咖啡的Logo,結合過去所學及家庭背景設計而成。(圖片來源 / 黑木咖啡

結合原先領域,找出自己的獨特性

蔡仲堯過去是在公司裡擔任員工,因此工作基本上就是做好被指派的事項,然而轉職並創立自己的品牌後,他開始有了截然不同的工作經歷,必須開始去學習、了解如何創立及經營,要懂得去發現自己和他人的不同之處、挖掘自己的特質,可能是有趣的故事、原先專精的領域及特殊的背景等,也要更懂得強調及展現和他人不同之處。

由於就讀理工科系且原先在科技業工作,會較注重數據、科學的東西,而烘焙及沖煮咖啡在近幾年開始較有科學系統化,不再像過去大多都靠手感、經驗,因此他認為過去所學習的知識,亦能運用在咖啡的數據記錄上,例如烘焙溫度、時間等。

品牌的命名及Logo的設計也同樣結合了過去所學及自身家庭背景,蔡仲堯希望自創的咖啡品牌能帶給人較為安靜、放鬆能夠沈澱的意象,取黑色的「黑」因為黑色給人較為沉靜的感覺,「木」是因為自身家業跟木頭有關,因此取名為「黑木」,英文是Silent Woods也就是寂靜森林,以本科專業而言,學的是與聲音工程相關,而黑色帶給人的氛圍是寂靜,森林就會令人聯想到樹木。黑木咖啡的logo外型是一個木頭,上面的圖案是一個咖啡豆,而木頭中間的紋路其實就是電路PCB板的線路,也就是結合之前所學將聲音、顏色及家庭背景連結,設計出能夠代表個人特色的品牌。

▲  今年四月於高雄高鐵站新光三越設立臨時櫃。 (圖片來源 / 黑木咖啡

疫情之下,處之泰然

COVID-19疫情影響了大家原先的日常,也造成人們的計劃、安排被打亂。蔡仲堯也說到被疫情影響的規劃,原本預定今年開幕的實體店面延遲到明年,以及要去百貨公司設臨時櫃的事宜也得順延或取消。然而面對疫情,他沒有覺得帶來很多困難或感到焦慮不安等負面情緒,因為品牌最剛開始販售咖啡豆就是運用網站及社群作為主要平台,較不受到疫情衝擊。

他也分享到很幸運能在今年四月疫情較為趨緩時,在高雄新光三越高鐵站出口設臨時櫃,不僅學習到一些專櫃經營、營業流程等,更重要的收獲是每天接觸到滿多不同類型的人,而認識到了新的顧客開拓客源的同時,也能夠結交新朋友。

▲  於新光三越設立臨時櫃時,仔細專注沖煮咖啡的蔡仲堯。 (圖片來源 / 黑木咖啡

咖啡就是生活,保持熱忱持續精進

蔡仲堯認為咖啡是自己喜歡的事物,不擔心會失去熱忱,再加上咖啡是食品科學,對他來說是個還沒那麼了解的領域,而咖啡本身也有很多新的事物在發展,因此需要持續收取新知並努力學習,嘗試去發掘許多待探索的未知事物,唯有不斷精進自身,才能夠超越現階段的自己。

現在市面上有愈來愈多咖啡廳及網路販售咖啡豆的店家出現,黑木咖啡希望能做出和現在市面上有所區別的品牌,主打專精於咖啡本身,讓品嚐咖啡的人能夠更加了解咖啡,像是不同產地的故事、咖啡發酵的知識、咖啡沖煮的方法、咖啡烘焙的特性等,在對於咖啡有更深入的了解後,會對於咖啡有更深層的喜愛,也可能如蔡仲堯將咖啡視為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找到真正喜歡的事物並實踐

2020年,COVID-19的迅速擴散,打亂了大家原先習慣的生活方式,許多過去沒有的事物都因疫情而有了轉變,也讓我們更加發現生命的無常及寶貴。儘管在面對疫情之下,黑木咖啡創辦人蔡仲堯仍選擇辭職轉換跑道,把時間花在自己真正喜歡的事物。找到自己喜歡的事物並努力實踐的人,就會充滿熱忱並閃閃發亮。沒有人可以回到疫情還未爆發的過去,但可以從現在更加思考、探索喜歡的事物並嘗試實踐,或許疫情是一個新的開始,因為只活一次更要把握每個當下。

先別急著走~

花費幾分鐘時間填寫問卷 ⬇️
#YOLO gift card — 專屬您的數位禮物
即可領取你的生活微甜提案!

© 2021 All rights Reserved

更多文章

重新「整」理?看青少年整型風潮

刊出日期:2021/11/10|圖文:劉美榆|責任編輯:何文仁、朱韻年
全文共2186字,閱讀大約需要6分鐘

青少年整型是一個涉及醫療道德與社會風氣的議題,隨著網路時代的來臨,青少年的價值觀被社群媒體上充斥的資訊影響,進而認同、追隨大眾審美觀──挺鼻、小臉、細腰,但這些是最完美的樣子嗎?完美的定義又是什麼?這篇文章將會深入探討青少年整型的原因、趨勢、與社群媒體的關聯,期望能讓青少年反思整型背後的意義。

▲  整型手術能快速改變容貌。(圖片來源 / iStock )


美青少年瘋整型 隆鼻手術比例最高

美國醫學會倫理學雜誌(AMA Journal of Ethics)在2018年的研究中指出,2017年美國超過 229,000 名 13 至 19 歲的青少年進行整型手術,其中有些家庭甚至將整型費用作為送給小孩的成年禮物,然而這些手術在醫療層面上大多都是非必要的,例如割眼袋、割雙眼皮、注射玻尿酸等。青少年注重形象,除了希望藉由整型手術增加自信,更希望自己的外貌能夠符合主流價值觀、獲取他人認同,但是過分重視外在,忽略每個人在身體表徵上的獨特性,反而扭曲了整型手術的用意。

國際美容整型外科學會(ISAPS)2019年的全球統計數據,18歲以下的青少年進行的整型手術之中,以隆鼻手術的數量最多,一來象徵新世代對於美的追求,二來也代表著多數人正在追求相同的價值觀──瓜子臉、水蛇腰、櫻桃嘴,這些審美觀與非必要的醫療行為令人開始懷疑自己難道就不美嗎?

▲  全球18歲以下的青少年選擇的整型手術中,以隆鼻手術的數量最多。(圖片來源 / AMA Journal of Ethics )

在別人的眼裡找認同?

蘇聯心理學家 L.S. Vygotsky 提出了社會文化理論,主旨為人類會利用原有的文化來調節他們的生理及行為,換句話說,人在其生活的環境與社會裡建立對於美麗的認知,進而改變自己的想法與作為。若將社群媒體作為建立文化的工具,媒體識讀能力低落的人會被氾濫的資訊量淹沒,進而對自我價值產生負面評價。

人類對自我形象的意識是分階段發展的,其中青少年是外貌改變最快速的時期,也更加容易受到他人與環境的影響,模仿、比較與學習是這個階段的成長方式,因此青春期是塑造審美觀的重要過程,此階段進行整型手術的青少年大多希望能藉由改變樣貌來獲得他人認同,進而增加自信。在社群媒體蓬勃發展的時代,爆炸的資訊混淆受眾的視聽,修圖濾鏡、廣告訊息充斥我們的生活,平台上的明星網紅往往只展示自己好的一面,使得受眾容易產生比較心態、引起社群焦慮,且潛移默化地改變大眾審美觀,也讓「追求自我認同」變成了「尋求社會認同」。

正是因為青少年的價值觀形成主要來自同儕、家庭與媒體,很多刻板印象就此形成,例如越瘦越好、越白越美,外貌的標準化侷限青少年的想像,而後造成焦慮感與精神異常,也讓許多人開始選擇激進的減肥或整型方式,迷失自我的同時更危害了身體健康。

▲  在乎同儕眼光的青少年,使用社群媒體時容易因為比較心態而產生焦慮感。(圖片來源 / Unspalsh )

比較韓國、英國與台灣政府的相關措施

在衡量是否進行整型手術時,大部分的青少年不會思考可能遭遇的醫療風險,常以低廉的價格為首要考量,相關醫療知識也未必周全。因此各地政府紛紛介入,防止媒體錯誤的價值觀不斷擴大,加強規範及管制相關行為,以公權力保障人民的權益與安全。

台灣衛生福利部於2014年發出禁止令,規定醫師不得對未滿18歲之未成年人施作非醫療必要之整型手術如抽脂、胸部整形、隆鼻等。滿18歲未滿20歲者,若需進行非侵入性美容項目如雷射手術,需經法定代理人簽署同意書,另外若以疾病治療為目的,如遭遇車禍意外、罹患狐臭等,需施作侵入性手術,亦需由法定代理人簽署同意書。此法條可看出台灣政府希望民眾能建立正確的審美觀,珍惜自己獨特的外貌,經過審慎思考與評估風險後再進行整型手術。

在整型風氣盛行的韓國,社會對於整型手術的包容度高,有些人甚至會為了順利就業而進行容貌上的改變,因此政府並無明訂法條去限制或管理青少年的整型行為,但隨著近幾年醫療事故頻傳,韓國國會於2021年8月31日表決通過醫療法修正案,規定各醫院的手術室必須安裝監視設備,但攝影紀錄需經司法機構申請或醫病雙方同意才可調閱。

放眼英國,受到電視節目與社群媒體的影響,青少年搭上整形熱潮,也因此帶來許多醫療事故與糾紛。根據英國鏡報(The Mirror)報導,光是2020年全英國就有超過4.1萬未成年人進行整型手術,包含割雙眼皮、注射填充物等,造成2083起醫療糾紛的投訴案件,遠遠高於2016年的217起,這些事故輕而造成當事人身體發炎,嚴重甚至出現失明、臉部組織壞死等不可逆的傷害。因此英國議會於2021年4月通過表決,於當年10 月1日起,禁止18歲以下注射填充物與施打肉毒桿菌。

▲  (圖片來源 / iStock )

想整型不如先「整心」

隨著文化發展,人類早已習慣並服從社會設定的標準,並且為了達到他人完美的樣子嘗試各種方式,因此動刀之前不如先冷靜思考並且問問自己,自信能用手術刀雕刻出來嗎?如果每個人都是一塊黏土,為什麼要把自己捏成別人最喜歡的樣子?

▲  接受自己、成為自己才能得到真正的成就與快樂。(圖片來源 / iStock )
正是因為人生來就是獨特的個體,無法用同一個天秤來衡量美與醜,所以我們終其一生都在學習認識自己,接納自己,並且愛上自己的獨特。在知名童話故事《小王子》中提到:「真正重要的東西,用眼睛是看不見的」,外貌總有一天會隨著時間消逝,只有內在的涵養與知識會留下,因此充實內在才是永恆且最有效增加自信的解決方式。
© 2021 All rights Reserved

更多文章

各國抗疫政策比較:科技防疫下的隱私權難題

刊出日期:2021/11/09|文字:戴芳映|責任編輯:林羿汶、黃威皓
全文共1490字,閱讀大約需要4分鐘

今年五月中旬,台灣本土新冠肺炎疫情惡化,中央政府為防堵社區傳播鏈擴散及有效追蹤確診者足跡,聯合行政院政務委員唐鳳開發新傳播科技「簡訊實聯制」系統,民眾在進入店家、捷運站、學校等公共場所時,只要掃描該處之QR Code即可傳送簡訊至1922資料庫,完成實聯制登記。

▲  2019年新冠疫情爆發後影響全球。(照片來源 / marcinjozwiak from Pixabay)

簡訊實聯制隱私爭議

簡訊實聯制在推出後,是否會侵害人民之隱私權引起各界正反兩極之討論。其中電信業者是否會遵循實聯制資訊存放28天就要主動刪除銷毀,以及資料不能作為疫調之外的其他目的使用之規定,也讓民眾存疑。

以下將以中國健康碼以及德國Darfichrein作為台灣實聯制之比較對象,從各角度分析不同國家在抗疫期間使用防疫科技之方式及相關隱私權保障政策。

▲  中國健康碼。(照片來源 / 微信中國健康碼程序截圖)

 

中國健康碼

中國作為最早爆發新冠肺炎之地區,其政府同時也利用通訊軟體作為控制疫情之手段,每個人都需使用中國騰訊和阿里巴巴旗下關係企業「螞蟻金服」共同推出之「健康碼」系統才能進出社區、工作場所等公眾場合,使用者須在支付寶、釘釘、微信等可以掃描QR Code的APP或網頁瀏覽器中登記真實之個人資訊,並且上傳個人14天內足跡。

健康碼系統分為綠碼、黃碼、紅碼三種不同QR Code圖樣,「綠碼」為無感染風險,若有感染之可能性就會顯示「黃碼」或是「紅碼」。在進入公共場所時,中國民眾需出示健康碼,通過掃描之機器會顯示個人照片及身分證字號供核對身份,且中國線上支付之系統已十分普遍,因此民眾在使用QR Code付款時即會同時紀錄足跡。

▲  德國Darfichrein(照片來源 / Darfichrein臉書擷取)

德國Darfichrein

德國為西方國家中少數使用傳播科技系統管控民眾足跡以及疫調之國家,Darfichrein系統與台灣之實聯制皆為掃描QR Code即可上傳足跡至線上資料庫。Darfichrein為德國民間企業AKDB(巴伐利亞邦數位處理機構)以及巴伐利亞飯店等民間機構共同研發,民眾在掃描QR Code後會將足跡傳送至經過德國聯邦訊息安全辦公室的IT-Grundschutz認證之AKDB之資料庫系統,過稱皆為公開透明化,政府若需從中取得資料,必須透過法律程序才能獲得,民眾也得看到經過28天候自身資料是否已經刪除。

▲  各國防疫比較

各國防疫科技比一比

對比各國之防疫足跡疫調系統,對於隱私權之保障台灣實聯制僅有《傳染病防治法》以及《個人資料保護法》,並無與防疫科技直接相關之法規;而中國健康碼之相關規定皆由中國政府全權處理,並未公開任何保護人民隱私之資訊,比起台灣更無保障,兩國對於隱私權之保障皆有許多可改進之空間。

而德國根據德國聯邦資料保護法設立「德國聯邦資料保護官」作為保護民眾個人隱私之機構,除了能夠在平常監督政府機構之政策內容外,在防疫政策上也能夠保障民眾之隱私權。反觀台灣以及中國之防疫政策相關法規,德國完善之制度可以作為我國之良好借鑑。

▲  簡訊實聯制登記畫面。(照片來源 / 黃威皓攝)

雖台灣境內之疫情逐漸降溫,但距離全球新冠病毒大流行之結束還有一段路需要努力。在使用新興傳播科技作為防疫之工具時,人民之隱私權是否該因特殊時期之社會安定而犧牲?面對往後疫情之挑戰,未來各國政府在使用傳播科技作為抗疫工具時仍有許多課題需學習。經過此次抗疫之經驗,希望政府能夠聽到此次社會中正反兩面之建議回饋,往後能有更完善之政策,在維持整體社會之穩定外,也能同時兼顧民眾個人之隱私。

© 2021 All rights Reserved

相關文章